越国怎么灭亡的(勾践灭吴之后,越国结局如何?)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6 09:03:40提起越国,很多朋友知道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他在国家灭亡后卧薪尝胆,最终灭掉了吴国,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然而,在战国七群雄中,偏偏没有越国,这又是为什么呢?
越国在今天浙江一带,当时这里人口还很少。勾践回国后,非常重视生育。他下令:女孩十七岁不嫁,男子二十岁不娶的,父母要被治罪。当然除了惩罚,他还制定了奖励措施:妇女生育前要报告给官府,官府派人照料,确保大人孩子平安。如果生下儿子,就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儿,也给两壶酒、一头猪。 要是双胎胎,就供他们粮食。
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的实力才有所提升。然而,和吴国相比,实力依旧远远不如。越国国力的,离不开吴国楚国的支持。那么,楚国为什么支持越国呢?
吴王阖闾时期,伍子胥、孙武带领吴国军队连战连捷,最终攻入郢都,要不是申包胥哭秦庭搬来援兵,楚国就亡了。从此,吴国成了楚国的头号敌人。常言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所以楚国才大力支援越国。
在勾践将发起对吴国一决死战时,申包胥来到越国,他们商定越灭吴时,楚国出兵五万助战,这才灭了吴国。之后,勾践带兵北上,“横行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疆土东到大海,西至江淮流域,北接齐鲁、南抵闽赣北部,成为仅次于楚国的领土大国。很是风光了一阵子。
越王勾践剑
然而,不要说和楚国比,哪怕和被灭掉的吴国相比,越国都是一个生产力、文化都极度落后的国家。所以,越灭吴是一个很侥幸的事情。当时,吴国正闹天灾,加上夫差穷兵黩武,导致后方空虚,勾践才有了可乘之机。
另一方面,这场战争,将原先吴国的经济彻底摧残,当时繁华的姑苏城,竟然沦为人烟稀少的废墟,以往的生产力被严重破坏。而且,活下来的吴国遗民,对越人充满了仇恨。吞并了吴国,非但没有增加越国的国力,反而让此前培养出的一点元气也耗尽了。
吴越一亡一伤,楚国的目的达到了。
没有楚国支持,根本灭不了吴。灭吴之后,勾践向楚借兵同跟晋国争霸,楚人当然不同意。不但不借,还趁着越国虚弱,直接翻脸,将越国淮泗一带大片领土占去。
无奈之下,勾践听从文种的意见,正式将地割让给楚国。
后人经常诟病勾践逼走范蠡、赐死文种,指责他刻薄寡恩。范蠡、文种其实都是楚国人,勾践此举,也是为了清除楚国势力在越国的影响。但是这两人一去,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越国再也没有顶级谋士了。
既然楚国惹不起,那就向北发展吧。于是,勾践将首都从会稽(今浙江绍兴),迁到琅琊附近(今山东青岛)。这里距离齐国非常近。当时,齐国正在闹“田氏代齐”的内乱,国力大不如前。勾践带着全部的家当,即 “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来到海边,建了一个“台周七里,以望东海” 的新都。
凭借手里的兵,勾践也灭了几个小国。勾践去世后,到了越王朱勾在位时,国力达到顶峰,齐、晋、楚并称的“好战之国”。然而,到了越王不寿时期,三家分晋,战国之世酝酿。田氏代齐成功后,齐军对近在咫尺的琅琊垂涎三尺,越王翳死后,齐楚联合夹击越国,越人无奈,只得放弃琅琊,回到会稽,称霸中原的野心彻底消散。
此后三代,越国陷入到血腥的内乱,数位国君死于非命。《吕氏春秋》记载:越国因为有三代国君死于宫廷内乱中,太子惧怕,不愿继位,索性躲入山洞。越人用尽各种办法,找到逃跑的太子,将他扶上了回宫马车。
途中,太子不住地哀嚎:“天啊!你为什么不放过我呢?”
越国最后的王,名叫无强。他本来打算进攻齐国的,齐国却派使者说服无强,楚国衰弱,不如攻楚。无强被忽悠住了,于是孤注一掷地出兵向西攻楚,结果本人兵败身亡,越国此后更是分崩离析。尽管还有越人,但作为政权的越国却不复存在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