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姓欧阳的名人有哪些(欧阳姓家族十大名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5 09:35:47    



欧阳修: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他倡导的诗文革新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他的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他还开创了成熟的诗话,开创了民间家谱学之先河,他的《洛阳牡丹记》是历史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欧阳询:

唐朝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初唐四大家之一;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具有独到见解,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他与李渊交情深厚,被李世民授予侍中一职,官至太子率更令,封渤海县男,期间他与别人主持编撰《艺文类聚》,他的楷书有“楷书极则”之誉,被后人所模仿。

欧阳珣:

宋朝官员,他小时候聪明而且敏捷,后就学于仁颖书院,授徒里中他究心学问,博授师友,讲学不倦;后金兵大举南侵,他反对割地求和,力主与战,上书抗金五策,抗言当与力敌;后金起兵犯宋,懦弱的钦宗答应议和,他见江山将沦陷与金,便放声恸哭,勉谓城上守卫军民,严防死守,忠义报国,京城还是被金兵攻陷,金诱他叛国,充当新朝宰相,他视死如归,拒不接授,终以身殉职;他写的《咏潘湖故园》充分展现他抗金救国、为国为民、忠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欧阳深:

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他任泉州卫指挥佥事,总管军事文牍,抚敌于泉域外,因功升指挥同知,当倭寇勾结恶神入掠,他率骑兵攻进敌营,剿抚兼施,以私财赏投诚士兵,对拒不归降则严厉剿灭;后率兵围攻东田、英林、潘径等处对负隅顽抗的江一峰等百余人斩于市,泉地得以安宁,他平定倭寇,屡次建立奇功;后倭寇侵兴化,窃据平海卫,终因敌众我寡,英勇殉国,世宗下旨为他立祠,谥赠昭毅将军,子孙世袭指挥佥事。

欧阳詹:

唐代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从小喜爱安静,常一人独处,在山湖溪河边流连忘返,青少年时代不时执书一卷,高声吟唱,完全忘记自己与身边的世界;他为唐代福建第一位进士,对福建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中进士后福建文士才开始向慕读书,儒学风气开始振兴,他的影响绵延不绝,有人认为没有他的影响,福建不可能有“海滨邹鲁”的称谓;他的文章是古文运动理论的实践,所作文章大多有新意,有独见,是开八闽文教之先的文学家诗人。

欧阳予倩:

著名戏剧、戏曲、电影艺术家,现代话剧创始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现代戏剧之父”;他擅长戏曲、戏剧表演和剧本创作,演唱时嗓音清越、中气充沛饱满,他一生重视改革,注意汲取外来经验,较早地介绍西方和苏联的各种导演流派及不同的艺术见解,善于吸取古今中外一切精华,为创造中国民族的演剧艺术体系奋斗了一生;他一生创作改编话剧40余部,导演话剧50余出,创作、改编戏曲剧本近50部,编、导影片13部,与梅兰芳有“南欧北梅”之誉。

欧阳炯:

五代十国时后蜀词人,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官至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兼修国史;他曾拟白居易讽谕诗50首以献,受到孟昶嘉奖,他善长笛,工词,其词多写艳情,风格汗丽,有的流于淫靡;他还曾为《花间集》作序,述花间词的宗旨、渊源,反映了当时这派词人的创作态度与艺术趣味;他一生经历了整个五代时期,性情坦率放诞,生活俭素自守,颇多才艺,精音律,通绘画,能文善诗,他的作品给人们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细品其中滋味,让人击节赞叹。

欧阳玄:

元代官员、学者,他为官40余年以史学成就最为突出,也以诗文闻名天下,他学识渊博,文绩卓著,人称“一代宗师”,与王约并称元代“鸿笔”;在宫廷中议政时,他都直言无忌,皇上下诏修辽、金、宋三代历史,他为总裁官,为此他制定统一的条例,文中有不合要求者,他亲笔改正,至于论、赞、表、奏都由他执笔;他平时生活俭朴,待人谦和,被称为元代文人之冠。

欧阳生:

西汉欧阳学说开创者,西汉早期经学博士之一,越王勾践的后代;他幼习经学,受《尚书》于伏生,将《尚书》29篇分解为31篇,为《周诰》、《殷庚》作了详细注解,著有《欧阳章句》41卷、《欧阳说义》2篇,成为西汉今文《尚书》欧阳学说的开创者;他毕生致力于《尚书》章句的研究和著作,此后世世相传至八世,多有建树,史书称"欧阳八博士",他们世代研究学问,逐渐受到皇帝的认可和重视,成为千乘县的贵族。

欧阳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早年参加平江农民暴动,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和红一方面军长征,后参加了东征、西征、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参加了平型关、午城井沟、薛公岭战斗,参与创建鲁西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抗战胜利后参与指挥了新开岭战役,继参加三保本溪、四保临江等战役,又参加辽沈、平津、衡宝、广西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主持筹办《解放军报》,任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