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柴达木盆地在哪个高原之上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5 10:20:01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北北抵阿尔金山脉;西南至昆仑山脉;东北有祁连山脉,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 。内陆盛产铁矿、铜矿、锡矿、盐矿等多种矿物,故被称作“聚宝盆”。腹地的柴达木沙漠在中国八大沙漠里居第五。

2022年9月,在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首次发现黏土型锂矿。


地理特点



地质构造

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纪结晶变质岩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自3000米渐降至2600米左右。地貌呈同心环状分布,自边缘至中心,洪积砾石扇形地(戈壁)、冲积一洪积粉砂质平原、湖积一冲积粉砂粘土质平原、湖积淤泥盐土平原有规律地依次递变。地势低洼处盐湖与沼泽广布。


盆地西北部戈壁带内缘比高,百米以下的垅岗丘陵成群成束。盆地东南沉降剧烈,冲积与湖积平原广阔,主要湖泊如南、北霍鲁逊湖和达布逊湖等都分布于此。柴达木河、素林郭勒河与格尔木河等下游沿岸及湖泊周围分布有大片沼泽。


盆地东北部因有一系列变质岩系低山断块隆起,在盆地与祁连山脉间形成次一级小型山间盆地,自西而东有花海子,大、小柴旦,德令哈与乌兰等盆地,这些盆地中的河流分别注入其低洼中心的湖泊中。


河流大部为间歇性,总计100条河流中常流河仅10余条,主要分布于盆地东部,西部水网极为稀疏。盆地内湖泊水质多已咸化,共有大小盐湖20余个。


气候

主要特点

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自东南部的200毫米递减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30-40%,最小可低于5%。

盆地年均温均在5℃以下,气温变化剧烈,绝对年温差可达60℃以上,日温差也常在30℃左右,夏季夜间可降至0℃以下。风力强盛,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西部甚至可出现40米/秒的强风,风力蚀积强烈。


气候变化

1961-2006年,中国气温增幅为每10年0.10℃-0.20℃,而青海高原为每10年0.33℃。其中,柴达木盆地更是高达每10年0.44℃。由此,柴达木盆地已成为青海高原乃至全国范围内增温最显著的区域。


在气温升高的同时,柴达木盆地降水量也在持续增多。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从1998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增加,增加趋势明显大于青海省其他地区。1998年至2008年,柴达木盆地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在13.5至95.5毫米之间,与历年平均值相比,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增加幅度均在10%以上。


全球气候变暖给柴达木盆地带来的显著影响,它也成为整个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显著的地区。而种种迹象表明柴达木盆地气候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


灾害性天气

2011年3月17日,受新疆东移冷空气影响,凌晨1时33分至2时28分,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出现灾害性沙尘天气,最大风速每秒达26.3米。这也是柴达木盆地40年来出现的最大风速的沙尘天气,并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


当时沙尘经过时,最大能见度不足1米。大风沙尘天气过后,格尔木市上空飘起了雪花。据气象部门介绍,由于沙尘和降雪天气格尔木市降温幅度达8℃左右。


最新发现

3000万年前柴达木盆地气候凉爽湿度适中

一个由中、英地质学者组成的团队最新发现,在约3000万年前,柴达木盆地气候凉爽、湿度适中,被温带落叶阔叶林覆盖,与如今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很大不同。 此次,研究团队在柴达木盆地北部发现了一个约3000万年前的植物化石群。研究人员运用分析程序研究了这些化石,并结合大气海洋综合环流模型,重建了当时的古气候和古海拔。


重建结果显示,与现在化石产地年均气温1.9摄氏度、年降水量82.7毫米的寒冷、干旱气候不同,3000万年前的柴达木盆地气候凉爽、湿度适中。当时,那里年平均气温11.6摄氏度左右,冬季温度接近冰点、夏季凉爽,温度季节性差异远小于现在。当时的年降水量很可能超过1000毫米,夏季干燥、冬季湿润,降水的季节性差异也相对较低。但3000万年前的柴达木盆地与现在也有相似之处:当时那里的海拔已经达到3.3千米左右,与盆地现今的海拔类似。


3000万年前的柴达木盆地,覆盖着以杨树类和豆科植物为主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在西风带控制下,曾经横贯欧亚大陆的大洋带来充沛的水汽,滋养着植物的生长。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10年3月初发表在国际知名地学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


生态环境

植被情况

柴达木盆地自然景观为干旱荒漠,主要土类为盐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后者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草甸土、沼泽土一般均有盐渍化现象。植 被稀疏,种类单纯,总共不足200 种,以具有高度抗旱能力的灌木、半灌木 和草本为主,盐生植物较多。植被结构简单,约有6/10 的群丛系由一个或几个种组成。


在山麓洪积扇和冲积-洪积平原上以勃氏麻黄、梭梭和红砂灌木所组成的荒漠植被群落为主;在盐性沼泽及盐湖、河流沿岸,莎草科密生形成草丘,其中占优势的有深紫针蔺、丝藨草与黑苔草等盐生植被;盐湖与沼泽外围以芦苇与赖草为主。


动物分布

柴达木盆地动物区系具有蒙新区向青藏区过渡的特征。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骆驼、野驴、野牦牛、黄羊、青羊、旱獭、狼、马熊、獐、狐、獾等。由于垦殖和捕猎,野生动物大为减少,有的濒于绝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