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爱曹操?一首《龟虽寿》告诉你答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22 17:33:54    

曹操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的一位人物,他既生性多疑,又知人善任,既狠毒残忍,又爱民如子,总之,人性的优缺点在他的身上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曹操刻画成了一代奸臣和枭雄的形象,尤其是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使得人们对曹操的名声颇有争议。此外,在历代的戏曲演出中,曹操也经常被刻画成一位奸诈的白脸小人。历史上,曹操真的是这样吗?

曹操其人

近年来,一些文史专家和学者纷纷对曹操进行了研究,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为我们还原一位真实的曹操。

曹操出生在东汉末年,在那个战火纷飞、朝廷斗争不断的年代,曹操从青少年便表现出了常人少有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南阳的许劭以识人著称,他对曹操有这样的评价“曹操乃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曹操不仅军事和政治才能过人,而文学才能也是奇才,可以说是三国时期这几位皇帝中文学造诣最强的,如他写的《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传至今日仍然是不朽的名篇,在文学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今天我们品读这首《龟虽寿》,领略曹操在53岁之时,仍然豪情万丈,对未来充满决心的作品,可以说是极其富有正能量。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何以写出《龟虽寿》?

在建安初期,曹操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强大的袁绍,此时,袁绍的两个儿子逃到了北方的乌桓,他们多次勾结乌桓贵族,给曹操设置了很多不利局面。曹操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采取军师郭嘉的建议,率领大军北征乌桓,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胜利。在同年9月份,班师回朝,途径碣石等地,曹操有感而发,写出了一组《步出夏门行》,而《龟虽寿》是其中的第四首诗。

品读《龟虽寿》

在诗中,曹操一开篇便提到了神龟和腾蛇,在中国古代,神龟是一种通灵之龟,可以活到上千年,而腾蛇,在《山海经》中,描述成为一种会腾云驾雾的神蛇,这两种神兽虽然长寿且本领高强,却终究有生命结束和化为灰烬的那一天,这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此时的曹操已经53岁,在古代,也算是人生的暮年,虽然年老体衰,却将自己比喻成上了年迈的千里马,伏在马槽旁,心中仍然梦想着驰骋天下,哪怕是人生的最后一刻也不放弃。

曹操最让人敬佩之处便是无论处在什么低谷和逆境,最后总是哈哈一笑,这一笑,既是自嘲,也是性格使然,一次的斗争失败对他来说并不可怕,最主要的是不能失去信心和决心,最典型的一次便是败逃华容道的几次经典大笑。

曹操老当益壮,在人生的晚年奋发之心依旧不减,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古人说,寿命天定,但是在曹操眼中,人的寿命上天也决定不了,我们只要调整好心态和保持健康,一定可以延年益寿。可以看出曹操将人生的希望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要靠着自己的双手来打天下。

曹操觉得人生正当年,于是用歌声来一表自己的情感。

《龟虽寿》给我们的人生与思考

曹操的这首《龟虽寿》充满了建安风骨的风格,没有丝毫的萎靡绮丽,仔细读来,又充满了人生的哲理,曹操是在写自己,同时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我们此时是青年还是暮年,都应该珍惜这大好时光,保持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因为人的精神世界一旦积极乐观,对身体健康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活一世,总会遇到各种或悲或喜之事,但无论如何,人总要活着,一味消沉总是不如乐观活着。这一点我们真的要向曹操好好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