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妨碍公务怎么判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5 21:42:55    

妨害公务罪的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般情况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加重情况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一般情况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一般情况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一般情况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量刑步骤

构成妨害公务罪的,可以在六个月拘役至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但是依法应当判处管制或者罚金的除外。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妨害公务的后果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每增加一人轻伤,可以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的刑期;造成执法机关财物损失达到2000元的,可以增加二个月至六个月的刑期。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煽动群众阻碍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多次妨害公务的;妨害公务造成交通堵塞等恶劣社会影响的;妨害公务造成执行人、救险、追捕、警卫、案件证据收集固定等紧急任务无法完成的。

因执行公务行为不规范而导致妨害公务犯罪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罚金:

单处罚金的,一般判处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金。

缓刑:

构成妨害公务罪的,综合考虑妨害公务的手段、造成的人身伤害、财物的毁损及社会影响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缓刑的适用。

建议

妨害公务罪不仅会对个人造成严重的法律后果,还会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因此,建议公众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避免采取任何形式的妨害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