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调虎离山计的意思(三十六计攻战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4 08:34:36    

卫封,姬姓卫氏,是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周文王死后,因长子伯邑考早逝,故由次子姬发继位,也就是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亡殷商,建立了西周政权。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巩固政权,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后代,将畿内之地康地封于卫封,因此卫封又被称为康叔,建立了康国。周武王死后,太子姬诵即位,是为周成王。周成王登基时,由于年少,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再加上周朝初定天下,政局尚未平稳,于是周武王的四弟周公旦当国摄政,代行周成王之职,处理国家大事。

公元前1041年,周公旦决定在原来的殷商王畿之地和殷商遗民七族居住的地区建立卫国,康叔被改封为卫国国君。由此,康叔成为了卫国的第一代国君

卫国传至第12代君主卫庄公时,庄公有一宠妾,生下了公子州吁。州吁自从就深受父宠,爱好军事,为人骄横奢侈。州吁长大后,庄公任命为将,遭到了卫国贤臣、卫康叔姬封六世孙靖伯的孙子石碏的反对。

石碏谏道:州吁自幼受宠,为人骄横、放纵,又好于军事,如任为将,恐怕日后必会生乱。庄公不听劝谏,仍命州吁掌兵。石碏见庄公纵容州吁,便禁止儿子石厚州吁交往,但是石厚亦是不听。

公元前735年,卫庄公去世,太子完即位,是为卫桓公,此时的石碏已经告老退休了。州吁更是飞扬跋扈,肆意妄为,于是桓公在即位的第二年便罢免了州吁的将军职务。州吁怀恨在心,逃到了其他诸侯国家。

十几年之后,州吁联合了逃亡在外的部属偷偷溜回卫国,与石碏之子石厚密谋,在公元前719年,于一次宴会上刺杀了卫桓公。桓公死后,州吁自立为国君,并拜石厚为大夫。州吁继位后不久,又请求宋国陈国蔡国一起共同攻打郑国。四国联合进攻郑国,围住郑国都城东门,五天后才胜利撤军而回。

州吁弑君篡位,又喜欢打仗,不能安抚百姓,因此不受卫国人的拥护。州吁见无法安定卫国的民心,便派石厚向父亲石碏请教安定君位的方法。

石碏见卫国动乱,便有意想除掉州吁。石碏道:州吁如若稳定君位,则必须得到周天子的召见。石厚道:如何才能朝见周天子?石碏道:陈国桓公正受周天子宠信,陈国和卫国两国关系和睦。如若能去朝见陈桓公,求他代为向周天子请命,必事定然成功。

州吁听了石厚的回报,认为石碏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就和石厚一起携带重礼到了陈国。岂料,卫桓公的母亲戴妫(guī)本是陈国人,因此陈国也一直对卫桓公被害一事耿耿于怀。石碏又暗中派人给陈桓公送去了书信。信中道:卫国太小,年事已老,做事已无余力。此二人为弑君凶手,请将二人抓捕。

陈桓公接见了州吁,先是假意友善,后又乘机命人将州吁和石厚抓捕,再派人去通知石碏前来陈国处理。接到陈国的消息,石碏派大夫右宰丑在陈国濮地,借向州吁进献食物之机,将州吁杀死。石厚是石碏的儿子,有人便主张饶了石厚,但被石碏拒绝。石碏大义灭亲,亲自派了管家獳羊肩前往陈国杀了石厚。

州吁死后,卫国便将卫桓公的弟弟公子晋从邢国迎回了卫国,拥立继位,是为卫宣公

石碏有心除掉州吁,但是人老力衰,又久已不在朝中;于是石碏便借州吁询问如何安定君位,收服民心之机,将州吁调离了卫国,使其在陈国孤立无援,从而束手就擒;故此计名为“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主要就是指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引诱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取避实击虚的方法和战略,将对手引到非主攻方向,然后再全力进攻对手的巢穴或者软肋,从而致敌于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