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到底是哪所学校?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3 09:33:00    

先说结论: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首先,我们要定义清楚,什么是“国立大学”。“公立”、“省立”、“市立”并非是“国立”。按照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的定义,只有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经费主要源自中央财政的,校长由中央任免的大学,才是国立大学。此外,民国时期的“国立大学”,均为隶属于教育部的;而隶属于其他中央部委的,如交通部、外交部所属的学校,则不是国立。

中国近代的大学,肇起于清末。而清末并无“国立大学”这样明确的称呼。但若以民国的“国立大学”的定义反推,则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直至清末,全中国仅有三所公立大学,分别是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和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

北洋大学堂(天津中西学堂),由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奏请设立。奏请设立的学校为“天津中西学堂”。光绪批准。注意,此时并无“大学”之名,中央政府也并不认为这是“全国第一所大学”,因为类似的“xx学堂”从洋务运动开始算起,已经被奏准建立了不知道多少个了。

天津中西学堂(北洋大学堂)的经费,源自直隶省天津海关道(而非中央财政)。校长则由直隶总督任免(而非中央政府任免),且无一例外的均由时任的天津海关道道台(地方官员)兼任。毕业文凭也是由直隶总督颁发。这样的学校显然并非“国立”,而是“直隶省省立”。同理,山西大学堂也是如此,由山西巡抚负责,为“山西省省立”。

只有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经费源自中央财政(户部),甚至每年还向全国各省征收经费;校长也是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免。早期的京师大学堂,不但是全国最高学府,而且还兼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所有学校。所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是清朝唯一的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民国成立之后,京师大学堂于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随后冠“国立”。所以,北京大学又是中华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

从清末直至1920年代,北大也是全国唯一的经费主体源自中央财政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匾额

【附录】

1918年《教育部公布全国大学概况》原文节选

国立大学在北京者,名北京大学……在天津者名北洋大学……在山西太原者,名山西大学……北洋、山西两大学原系省立,自民国七年起,经费由国库支给,乃改为国立


1918年教育总长范源濂在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上演讲内容

“吾中国公立之大学有三,一为北京大学;二为天津之北洋大学;三为山西之山西大学。山西大学,系特就晋省而设。北洋大学,则初归北方各省公立,近乃几与北京大学连为一体。此外虽有私立大学,而办学多未就绪。外人在华设立学校,名为大学者,其性质办法,又与吾国异。是则北京大学者,吾中国惟一之国立大学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