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是什么(记忆的几个基本规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9 09:05:18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记忆规律,这些记忆规律都是简单实用的,掌握它们便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遗忘,提高记忆效率。
时间间隔 | 保持的百分比 | 遗忘的百分比 |
刚记忆完毕 | 100% | 0% |
20分钟 | 58.2% | 41.82% |
1小时 | 44.2% | 55.8% |
8小时 | 35.8% | 64.2% |
1天 | 33.7% | 66.3% |
2天 | 27.8% | 72.2% |
6天 | 25.4% | 74.6% |
31天 | 21.1% | 78.9% |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第一个从心理学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人。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力再好的人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从什么时候开始遗忘的?怎样减少遗忘?何时复习效果最佳?通过遗忘规律可以一目了然。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
通过分析,显而易见,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区段因已遗忘了材料的72%以上,所以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我们在复习功课时,有时感觉碰到的好像是新知识似的,这就是因为复习的间隔太长了的缘故。今后我们要有意识的运用这一规律,切莫以为什么时间复习都一样。
艾宾浩斯曲线规律:刚学过新知识之后的一、两天之内遗忘是最快的。如果学过之后不采取任何巩固措施的话,一周之后最多剩下25%。所以,要想把学过的知识掌握牢固应该在遗忘最快的这一段时间内强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上课前先预习一遍;上课跟着老师学一遍;课后再整理一下笔记;当天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晚上睡觉前把当成学过的知识在脑子里回顾一遍;第二天早上再把头天晚上没有回忆起来的知识看一遍。然后,到一周之后,再找几道相关的题目做一做;到一个月的时候,学校一般都会组织月考,等于以复习一遍。如果这些学习环节,都做了。那么,学习内容将会掌握的非常牢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