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节的由来(惠城东胜村:南瓜节被列入市级非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2 08:50:00在芦洲镇,有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节庆活动,那就是芦洲东胜村南瓜节,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了解,东胜村南瓜节习俗相传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村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纪念先祖赵侯公,南瓜节成为当地民众团结和睦的纽带,同时也是乡贤们凝聚共识助力家乡建设的平台。
南瓜节的来历
“南瓜节的来历和一个神话故事有关。”
传说600多年前,东胜村人从广东梅县迁来芦洲镇,村里落户了赵、侯、蔡3户人家。三姓人之间常因农田灌溉、东西丢失、小孩打架等发生矛盾。后来有一年,三家菜地交接处长出一根南瓜藤,结了一个百斤重的大南瓜。三家人都想占为己有,一直闹到县衙,县官断为一瓜分为三。不料当南瓜剖开时,发现里面躺着一个男婴,因赵家条件更好,故男孩由赵家养大,取名赵侯爷。小男孩聪明伶俐,长大后还具有非凡的本领,能在干旱时呼风唤雨,洪水泛滥时排除涝灾,还会修桥造路,打败匪徒护卫村民安全等,为东胜村做了诸多好事。待村民过上平安富足的生活后,赵侯爷在农历二月十三日“升天”。他故去后,村民认为他是神仙下凡来为民众调解矛盾的,从此,赵、侯、蔡3家也尽弃前嫌,和睦相处。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从南瓜里出生的赵侯爷,就把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三日定为“南瓜节”,延续至今。后来随着赵、侯两个家族搬离东胜村,南瓜节成了蔡家人特有的活动。
东胜村民将南瓜节视为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村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彩旗从村头插到祠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当天不仅要举行南瓜节祭祖仪式,还会有舞狮、唱歌、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随后,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沿着村道游行,整个村喜气洋洋,外出的乡贤游子也纷纷赶回来欢聚一堂,好不热闹。2013年,东胜村南瓜节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活化利用南瓜节文化
随着时代变迁,南瓜节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成为村民情感深处的文化纽带,传承着淳朴的民风民情,是东胜“和善文化”的象征。
“通过南瓜节,村民们更了解村事村情,更热爱家乡。”蔡惠涛说,和传统的祭祀活动不一样,东胜村南瓜节既能凝聚村民的乡情、亲情,也能让大家有更多机会了解家乡,支持家乡发展。这些年来,依托南瓜节,乡贤们集思广益,出钱出力进行捐资助学、水利建设、村道和候车亭建设等,积极支持家乡发展。
如今,在发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中,东胜村将把南瓜节这一独特的民间节庆保护好传承好,进一步丰富本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社会和谐、乡邻友情,同时让南瓜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