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招生专业和人数均有增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0:33:00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张可睿
4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举行2025年校园开放日活动。记者从活动上获悉,该校2025年本科新增人工智能和口腔医学两个专业,预计在全国录取人数近1400人,在广东计划录取333人。目前,南科大收到全国24个招生省份的报名人数已超4.8万,超过去年同期。
南科大招生办公室主任汪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上今年新增的人工智能和口腔医学两个专业,南科大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达到了41个,其中39个专业面向普通物理类招生。这些学生在大一不分专业,此后再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选择专业。另外两个专业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生物医学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这两个专业需要在入校时就选定,但在本科培养期间,可以在两个专业间再做调换。今年南科大的本科招生计划预计增加约50人,其中南方科技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医学院增加招生约30人,达到90人。
据悉,今年南科大将继续推出战略科学家培养计划(从游班),综合类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基础科学攀峰班、交叉科学创新班),专业类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图灵班、数学系菲尔兹班)5个特色班。并新增3个卓越班,即集成电路卓越班、生物创新挑战班与卓越医师班。截至目前,南科大共有院系34个。特色班和卓越班将遴选学业特优、具备学科特长的优秀学生,提供本研贯通培养政策,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汪飞表示,特色班的遴选除了看高考成绩外,同时也面向大一大二的在校生开放。只要是成绩突出者,均有机会补录进入特色班。
南科大党委书记姜虹在致辞中将南科大的独特魅力总结为三个关键词:第一是“创新生态”,第二是“个性培养”,第三是“全球视野”。
校长薛其坤作南科大创新发展报告。他介绍了南科大的一流大学建设情况,从主要使命、发展沿革、学校概况和办学成效等方面,阐释南科大“高起点、高定位”的特征;再从高水平教师队伍、精英化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成效和现代化教学环境四个方面展示了南科大的人才培养特色。薛其坤展望南科大的拔尖人才培养。为回答“百年教育之问”, 南科大坚持“四个面向”,创新提出“三三五”方略,确立了“三步走”发展规划、“三大发展战略”和以人才培养卓越计划为核心的“五大行动计划”。人才培养卓越计划通过四项举措打造育人新模式:一是通识与专业结合,书院与院系协同,本硕博贯通;二是学术问题和兴趣牵引,学科与大科学平台协同推进;三是校企融合,大学与社会发展深度互动;四是实施本科生“学术推进计划”,支持学生自主科研。
当天的校园开放日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同时开展丰富的活动,持续近8个小时,包括南科大创新发展报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优秀在校生分享、招生政策解读、本研贯通培养报告、院士科普讲座和大学公开课、各院系中心书院现场展示、实验室和校园设施参观、艺术展演等,让来访者尽情体验一流大学的学术氛围。
各院系、中心、书院、学生社团都在松禾体育场布置展台,最新学科成果纷纷亮相,众多教授、专业老师和在校生进行专业介绍和趣味互动实验展示,让同学、家长们更详细了解南科大的院系专业设置和培养特色。今年有多家南科大自主孵化科创公司首次参展,充分体现了南科大专业教学中对与产业发展密切结合的重视。艺术中心师生们的热情展演成为开放日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同学、家长们驻足欣赏。
一丹图书馆、涵泳图书馆、南科大办学成果展、文博中心均开放参观,提供多场次讲解。文博中心的《掬光成炬——南科大档案文博征集成果展》将南科大的发展脉络娓娓道来,成为同学、家长们的热门打卡地。
实验室探秘是开放日人气最高的项目之一。今年,冷冻电镜中心、高性能计算平台、公共分析测试中心微纳加工平台洁净间实验室、电子系创新实验成果展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实验室、海洋水动力实验室、人体机能和药理学实验室等近30个学科专业的实验室面向公众开放,让大家零距离感受南科大前沿科技和先进设备的风采。
现场学生及家长纷纷表示,本次开放日活动的氛围很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先生表示:“作为一所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高校,南科大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住宿环境,还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我很期待有一天能听到南科大的老师们开设的讲座。”深圳中学高三学生马致元表示:“虽然高三的时间紧张,但今天的体验对我来说是一份宝贵的经历。特别是孟庆虎老师关于机器人创新的讲座,非常生动有趣,与我印象中的严肃古板的科研很不一样,也在其中了解到了非常多的有关机器人和AI的前沿技术。南科大本科阶段的‘1+3’‘2+2’模式也很吸引我,给了我们一个找到自己兴趣和方向的机会,找到自己真正想从事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