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召开“青春心向党,奋斗正当时”济困助学座谈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19:23:00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同志(一排左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同志(一排右四),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龙新民同志(一排左五),国家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央电视台原台长、光明日报社原总编辑、中国文联第十届副主席胡占凡同志(一排右三),民进中央原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原会长王佐书同志(一排左四),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校长杨波同志(一排左三),北京音乐家协会原驻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原二级巡视员、现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秘书长、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顾问、表演学科带头人赵金波老师(一排左二),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郭广生同志(一排右二)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籍之伟教授(一排右一),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书记王静同志(主席台左侧讲话台)以及全国十三所高校相关负责人出席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青春心向党,奋斗正当时”济困助学座谈会。
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同志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同志出席座谈会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龙新民同志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国家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央电视台原台长、光明日报社原总编辑、中国文联第十届副主席胡占凡同志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民进中央原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原会长王佐书同志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校长杨波同志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北京音乐家协会原驻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原二级巡视员、现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秘书长、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顾问、表演学科带头人赵金波老师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郭广生同志出席座谈会
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籍之伟教授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来自全国十三所高校的相关负责人代表在座谈会上做工作汇报发言
受资助优秀学生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书记王静同志主持座谈会
来自全国十三所高校的受助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
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同志(一排左十八),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同志(一排左十七),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龙新民同志(一排右十六),国家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央电视台原台长、光明日报社原总编辑、中国文联第十届副主席胡占凡同志(一排左十六),民进中央原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原会长王佐书同志(一排右十五),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校长杨波同志(一排左十五),北京音乐家协会原驻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原二级巡视员、现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秘书长、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顾问、表演学科带头人赵金波老师(一排右十三),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郭广生同志(一排右十四),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籍之伟教授(一排左十四),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书记王静同志(一排左十三),以及全国十三所高校相关负责人和受助优秀大学生代表合影
春日的暖阳洒在北艺传媒的校园里。在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青春心向党,奋斗正当时’济困助学座谈会”在4月26日隆重召开。当天北艺传媒校园南门处,一座高大的红色拱门矗立着,上面用醒目的字体写着“北艺传媒济困助学座谈会—青春心向党,奋斗正当时”,仿佛在热情地欢迎着每一位前来参加座谈会的领导与嘉宾。走进北艺传媒校园,一片热闹而庄重的景象映入眼帘。操场上,红色地毯铺展开来,宛如通往希望与关爱的通道。校园四周,悬挂着一条条标语横幅,上面书写着“资助如光、照亮梦想;爱心助学、托起明天的希望”等温暖人心的话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学校对济困助学工作的重视与期待。红色的气球点缀其间,随风轻轻摇曳,为校园增添了几分活泼与欢乐的氛围。穿过操场来到北艺剧场外,一块精心布置的展板格外引人注目。展板内容是关于“贡献大爱,造福人类”理念的倡议书,呼吁支持北艺传媒公益办学的全世界爱心人士全伸出援手,奉献爱心。倡议书句句饱含深情,到场的嘉宾们将会在此签下自己的名字,共同支持北艺传媒与杨波校长为人类贡献大爱的理念。过往的师生们路过展板时也纷纷驻足观看,有的在低声讨论,有的则在默默点头,校园里弥漫着一种团结一心、互助友爱的氛围,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济困助学座谈会做着准备,期待着将来能为需要帮助的学子们送去一份温暖与力量。
此次北艺传媒“青春心向党,奋斗正当时”济困助学座谈会旨在呼吁全世界的爱心者,团结起来支持北艺传媒公益办学,向全世界传播大爱精神,贡献大爱,造福人类。同时座谈会也是学校着力解决贫困学生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的重要举措,得到了众多领导的大力支持。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同志;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龙新民同志;国家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央电视台原台长、光明日报社原总编辑、中国文联第十届副主席胡占凡同志;民进中央原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原会长王佐书同志;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校长杨波同志;北京音乐家协会原驻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原二级巡视员、现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秘书长、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顾问、表演学科带头人赵金波老师;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籍之伟教授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同志,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郭广生同志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来自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石河子大学、重庆大学高校负责人关于学校学生资助保障情况汇报以及受资助优秀学生学习情况的汇报。此次座谈会由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书记王静同志主持,全国十三所高校相关负责人,《北京日报》特约记者牛伟坤以及相关负责人员,176名受资助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受助学生约 30人线上参会。
王晨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北艺传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扶贫等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在杨波校长带领下,践行教育初心,长期投身公益办学,从1988年捐资助学至今,37年从未中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践行主题教育的宗旨,为民造福,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极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并践行乡村振兴的号召,同13所全国知名高校共同资助了390名贫困大学生。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受助学子的家庭经济负担,更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彰显了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以实际行动践行学思想,强党性,重视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北艺传媒这么多年坚持公益办学精神可贵,杨波校长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温暖学生的行动值得钦佩。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正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的实际行动。
龙新民同志指出,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37年来资助的贫困子弟遍布全国17个省,700多个县,1300多个村,培养、资助和减免贫困子弟学费两万余人次。杨波同志和他所在的学校坚持公益办学办学,在扶贫助教、济困助学的道路上辛勤耕耘,他和他的团队所从事的这项事业,为贫困学生谋福利,为社会做贡献,功德无量,意义非凡。我向杨波校长以及所有相关的高校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希望受助的学生们永远铭记党和国家的恩情,永远铭记杨校长和你们所在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关爱,永远以一颗善良的心回报社会,服务人民。
胡占凡同志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扶贫。他强调,贫困地区的教育一定要搞上去,要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有上大学的机会。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杨波校长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资助十万贫困子弟的庄严承诺,为无数学子点亮了求学之路。学校从1988年以来,在杨波校长的带领下,在公益办学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如今,北艺传媒又把这份温暖延伸到斯洛文尼亚等海外国家,这既是传递大爱的坚守,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生动践行。”我们始终相信,教育扶贫不仅要扶困,更要扶志扶梦,要通过教育的浸润,帮助贫困学子们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让莘莘学子在党的关怀和社会的支持下,以奋斗之姿谱写无悔青春。
王佐书同志指出,杨波校长从1988年开始捐资助学37年,他的精神感动人,教育人,激励人。感谢杨波校长对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感谢杨波校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培养人才贡献力量。杨波校长送来的不仅仅是物质力量,他送来的是对学生的希望,激励同学们努力奋斗的精神,送来的是教书育人的实实在在的力量,送来的是祝愿学生早日成才。今天会议的特殊性在于用助人为乐的精神撒下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种子,助力学生长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谨记杨波校长的谆谆教诲,在大学期间要狠下功夫,要扎实学本领,要懂得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创造奇迹,人格决定未来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做一个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自觉汲取精神旗帜,祝时代之魂,怀赤子之心,树凌云之志,灵风气之先的人,响应时代的召唤,不负人民的期望,在新时代谱写出辉煌的篇章。
杨波同志说:“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探讨济困助学这一意义非凡的事业。衷心感谢王晨副委员长、刘晓峰副主席和各位领导,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十三所高校对我们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公益办学的关心和支持。你们的鼓励和帮助,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我从1988年开始捐资助学,那时我22岁,我把37年的年华都放在了公益办学、捐资助学上面。陶渊明所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我资助的学生很多都没有见过面,但我始终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扶危济困、热心助人,帮助弱势群体,无私奉献,大爱之心,造福人类,这是我一生的追求。即使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我也从未放弃过,借钱去资助贫困子弟,因为我深知,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是让孩子们走出贫困、走向未来的希望。我爱党爱国,只有国家好,我们才能好。我立志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资助十万贫困子弟,不仅过去37年奉献爱心,我今后的一生都要时刻关注和帮助社会所需要的人。我信仰共产主义,我信仰智慧和觉悟。如果给北艺传媒100年以后的校长写一封信,我要告诉他,只要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存在,我们就应该去为社会贡献。我希望我和我创办的学校——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以及未来的接班人,要世世代代践行大爱、传承大学。只要有能力,我们就要世世代代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大爱无疆永留人间。我的公益爱心不仅是资助国内贫困子弟,现在已经迈向了国际。我希望让济困助学行动世世代代传承并遍布任何需要的地方。大爱慈悲,是人间每个人的向往,健康温暖,是人人所期盼的。只要有一点可能,我都要为他人做贡献。”
杨波同志指出,同学们的身上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和梦想,大家们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更离不开你们自己的努力。希望同学们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本领,用知识改变命运,用行动回报社会。无论你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同学们并不孤单,因为我们一直都在你们身边。我们会用爱和温暖陪伴同学们们成长,帮助大家克服困难,实现梦想。同学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要心怀祖国、心怀人民、心怀天下,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努力学习、积极振奋,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济困助学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更多的贫困子弟将得到帮助,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
赵金波老师说:“今天的‘青春心向党,奋斗正当时’济困助学座谈会,不是一个简单的座谈会,更是一份爱的传递,爱的延伸,是济困助学的助推器和加油站的。感谢领导和嘉宾对北艺传媒以及贫困学子们的关爱和支持,感谢杨波校长的这份大爱,希望这份爱能够激发同学们前进的动力,将来真正地成为国家的有用的人才。和大家分享一首诗:本以为只有太阳才光芒万丈,后来才懂得做个星星也能把夜空点亮;本以为只有桃李才芬芳,后来才明白,做个小草也能把春天扮装;本以为只有瀑布才雄壮,后来才懂得滴水穿石的力量;不要把自己看得太轻,平凡同样可以赢得赞许的目光;只要你愿意,就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不要仰望别人,人生路上一样的精彩;太阳不是你的,但是阳光是你的;月亮不是你的,但是月光是你的;春天不是你的,但是希望是你的;秋天不是你的,但是收获是你的。愿我们同学们把这份爱收藏在心底,把这份爱化为你前进的动力。将来要报效国家,报答人民,回馈杨波校长。”
籍之伟教授说:“今天在这里我要对13所全国著名高校与杨波校长与北京传媒不忘初心,践行公益办学理念,慷慨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义举和感人事迹,及取得的重要社会和教育成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同时也对杨波校长37年来坚持无私奉献,公益办学,资助大量贫困学生的情怀和担当表达衷心的敬佩和推崇。自创校以来,杨波校长就确立了‘有教无类,育人为本’的公益办学理念,秉持教育是一束光,要让每个孩子都能看见未来的信念。他怀揣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教育初心,将有限的经费化作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无数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杨波校长是一个把大爱和育才集于一身的教育家。他扶困助学的理念和实践在社会上传递着多层次的正能量,其社会意义远超出对一个个个体的资助。首先是道德层面,杨波校长不是富豪来做慈善,而是在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办学条件下,克服很多困难来践行他的助学理念。他躬身力行,以身作则,诠释道德的本质,体现道德的影响。扶困助学为社会风气的改善发挥着实实在在的推进作用。其次在教育理念层面,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金钱至上、以财取人的社会现象也还在腐蚀着教育。而杨波校长扶困助学,资助的贫困学子遍布全国,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这是对教育均衡理念的真实努力。民办高校主动承担起教育公平的社会责任,为教育均衡注入了清流。最后在事业的层面,杨波校长把扶贫之力用在教育育人,在北艺传媒办学过程中,在对革命老区和重要高校的学子资助中,无不体现了他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事业追求。把扶困助学,公益办学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统一起来,对资助的学生和自己的全体学生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树立目标,创造条件,激励前行。杨波校长做到了他所说的‘公益不是一时举措,而是一种坚守’。正是这样的坚守,举起了一面引领社会潮流的旗帜,得到社会的尊重,推动更多的人加入这股潮流。杨波校长还把公益办学的做法,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广到国际舞台。除了在公益办学办学方面的成绩,北艺传媒的办学理念和实践也是非常先进和成功的。杨波校长提出了当前高等教育的八个功能,其中的引领性,时代性,探索性,社会性的都是非常先进的理念,是具有前瞻性的。杨波校长是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远大志向情怀的教育家。我在与他的交往中,常常想到宋人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常想:这一定是他的人生理想。杨波校长把古人的知识分子使命感用到了现代办学中,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抗大精神中汲取了力量,在远离北京喧嚣的地方牵起了青年学子追求的火热。希望受助的学生在感谢杨波校长和北艺传媒的同时,也关注他的办学理念,不辜负他的希望和报国之志;也希望本校的学子从中感受到杨波校长的教育情怀和育才育人的苦心,在北艺传媒这所大课堂里让自己自己成才成长。”
各高校相关负责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晶同志,中央财经大学郑夙同志,石河子大学兰国伟同志,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许骏同志,北京林业大学任丽红同志,中国政法大学卢东同志,中央民族大学刘文霞同志,北京理工大学刘议璠同志,天津大学吕梦婷同志,北京交通大学曹缘浩同志以及十名受资助优秀学生代表分别在座谈会上做工作与学习汇报。
高校相关负责人们表示非常感谢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杨波校长对本校学生的帮助,希望受助的大学生们要感恩党和国家,不辜负学校与杨波校长的期待,以优异的学习实践成果回报党和政府、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努力成为党和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受助优秀大学生纷纷表达了对于杨波校长慷慨无私帮助的深深谢意,表示将不会辜负这份关爱,今后必定心怀感恩,积极向上,追求进步,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杨波校长以长期公益办学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指示。他的公益之臂不仅环抱国内学子,还延伸到其他国家地区。他呼吁全世界的爱心人士团结起来,共同关注贫困学子,贡献大爱。这种跨国界的公益之举,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各国人民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在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他秉持儒家“仁者爱人”理念,37年倾资助学,助力贫困学子;以“修身齐家”为基,将“以孔孟为友”纳入校训,倡导德教并重;他弘扬“忠信”家国情怀,以愚公精神诠释“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担当;他以教育为笔,在新时代的书写着儒家“仁”者风范;他的教育情怀,是儒家“为政以德”在当代教育领域的体现。他以“大公无私”精神投身公益办学,以“未来皆予”的信念献身教育事业”,其“舍小家为万家”的办学实践,以无我之境诠释了“天下为公”的崇高品格,成为新时代教育公益的典范标杆。
未来,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将继续在杨波校长领导下,坚持公益办学,振兴乡村建设,服务社会、服务公众,在目前的资助范围上,继续扩大资助规模,以争取尽快实现“十万工程”的愿望,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诠释责任和担当,为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为构筑人类共有的文明、和谐、民主、自由的精神家园做出努力。
此次北艺传媒“青春心向党,奋斗正当时”济困助学座谈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