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时代,数据存储“进化论”该如何书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7:11:00从5G、云计算、大数据,到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正推动千行百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开源大模型掀起的新一轮数智化浪潮下,作为企业核心资产的数据,已成为驱动业务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Gartner预测,到2028年,企业软件应用中具备自主性AI的比例将从不到1%升至33%,30%的企业机构会把数据变现或入表纳入数据战略。在此背景下,作为数据承载关键设施的存储,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数智时代,数据存储如何助力企业释放AI潜力?
人工智能要发展,算力、算法和数据这三大关键支柱缺一不可。长期以来,行业主要把关注点放在算力和算法的优化上。但随着大模型不断向更深层次演进,情况发生了变化,数据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也让数据存储面临着更为严苛的挑战。中关村在线认为,大模型既需要高质量数据集作为支撑,又导致数据量爆炸式增长,而且数据还在不同介质间频繁流动。因此,怎样存储、管理和处理这些大规模、高速度流通的海量数据,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对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挑战,数据存储需有多维度关键能力:提升数据处理速度是关键,大模型训练数据量大增,需优化存储架构、利用高性能介质和智能管理技术,实现数据低延迟、高并发访问,缩短处理周期,加速模型迭代;促进数据高效共享协同也很重要,要构建统一平台,实现数据集中管理、按需分配与权限控制,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保障数据安全可靠是基础,通过加密、多副本冗余、容灾备份等确保数据完整安全,保障模型运行。
中关村在线认为,在数智化浪潮的推动下,数据存储已突破单纯解决容量与性能问题的局限,转而承担起推动数据智能流动、实现数据价值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随着AI应用不断向纵深拓展,数据的生成、存储、处理与管理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环节。在这一发展趋势下,企业能够更为便捷、高效地对数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度挖掘数据潜力,充分释放数据价值。
然而,这并非易事,支撑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的存储技术需持续进化。全球闪存及先进存储技术企业闪迪认为,面对AI训练数据集指数级增长、数据形式愈发多样化以及边缘计算设备规模化部署,存储基础设施的演进对于同时实现性能、容量与能效等多维度的跃升至关重要。闪存技术凭借其卓越的I/O性能、弹性扩展能力、能效优势和高可靠性,已成为支撑AI数据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移动终端等前沿领域发展的关键推动者。
智算中心场景下,数据存储具备哪些能力?
进入2025年,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的风靡,推动大模型从训练阶段进入后训练及推理阶段,并呈现大模型于云端训练和推理、小模型于边缘端后训练和推理的趋势。在该趋势下,数据存储在与算力发挥同样重要作用的同时,其容量与性能的提升、智能数据管理与资源优化分配、增强的安全性及存储效率,以及存储能耗的改善,已成为至关重要的核心性能指标,而高性能的存储设备无疑成为必需品。
中关村在线注意到,针对数据中心AI应用部署过程中不同的基础设施需求和工作负载特性,闪迪提供了多样化的企业级固态硬盘产品线,覆盖“计算密集型”和“存储密集型”应用场景,帮助企业针对不同阶段差异化的存储需求,优化存储组合来应对大规模AI运算负载,进而提高效率并降低TCO,进一步优化在AI领域的投资效益。接下来,中关村在线以闪迪DC SN861企业级SSD为例,看它如何满足“计算密集型”数据中心的需求。
在大模型训练场景下,大模型需要机器学习,这就要求数据在计算单元和存储单元之间频繁地移动,不同的计算任务也会向存储系统发送不同模式的I/O请求。这些都对存储设备的性能提出考验。PCIe Gen 5带来的带宽提升满足了人工智能行业计算密集型工作环境对高速计算和低时延的需求,采用PCIe Gen 5接口的闪迪DC SN861企业级SSD,可实现卓越的随机读写表现,较上一代提升约3倍,超低的延迟和非凡的响应速度使其尤为适用于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推理和AI服务部署。
Sandisk DC SN861企业级SSD
不仅如此,数据在频繁地移动过程中不但消耗大量的时间,还产生巨大的能耗。为此,闪迪DC SN861 企业级SSD也做了改进,其更低的能耗能够提供更高的每瓦特IOPS(IOPS/Watt),有助于企业进一步降低TCO。此外,闪迪DC SN861 企业级SSD专为关键任务工作负载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功能集,包括兼容NVMe 2.0和OCP 2.0规范、支持1次或3次每日全盘写入(DWPD)以及5年有限保修。据悉,SN861 E1.S已经通过 NVIDIA GB200 NVL72系统认证,用于加速计算应用。
大模型训练及推理也需要海量的数据作为支撑,这就需要大容量存储设备。为此,针对存储密集型应用,闪迪还提供大容量企业级SSD——SN655,容量高达64TB,旨在为构建更高速、更庞大的AI数据湖提供卓越的性能和容量支持,满足AI数据准备的需求。
大模型平权加速推进,边缘、端侧存储迎来利好!
当下,全球AI技术正掀起一场“平权革命”。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的兴起,使得AI应用门槛大幅降低,应用场景拓展,边缘侧、端侧AI的发展与普及也对高性能存储提出新的需求。
以汽车智能化为例,随着智能化升级,更多智能座舱应用及生态功能将需要大容量、高带宽及高可靠性地存储。为此,闪迪提供丰富的产品组合,致力于为汽车行业打造更智能、更具功能的下一代智能网联车提供有力支持,帮助用户获取更为智能化的优质驾驶体验。
其中,Sandisk iNAND AT EU752 UFS 4.1嵌入式闪存驱动器作为闪迪旗下首款采用UFS 4.1标准的车规级产品,采用了闪迪最新BiCS8 TLC NAND技术,预计性能可达此前闪迪UFS 3.1产品的两倍以上,且容量将达市场现有产品的两倍,高达1TB。旨在支持需要更高存储性能、容量、耐久性和可靠性的革新应用,推动汽车领域的AI创新。
此外,闪迪的AT EN610 NVMe SSD作为车规级,高性能,支持宽温工作范围的存储解决方案,是闪迪专为满足下一代高性能中央计算架构的严苛需求而设计。AT EN610采用了大容量TLC闪存,并为用户提供了将全部或部分存储空间配置为高耐久性的SLC模式的灵活选择。AT EN610使用M.2 1620 BGA封装,并拥有高达1TB的存储容量。
在大模型不断涌现的当下,以AI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在性能、容量和能效上需达到全新标准,同时还得具备数据安全、碎片文件管理等创新功能。闪迪iNAND MC EU711嵌入式闪存驱动器,为用户带来优化的移动存储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iNAND MC EU711嵌入式闪存驱动器基于BiCS6 162层TLC NAND打造,提供128GB、256GB、512GB和1TB四种容量版本,采用符合JEDEC全新发布的UFS 4.1标准,在保持低功耗运行的同时,性能较UFS 3.1规格产品提升一倍,顺序读取速度高达4,000MiB/s,顺序写入速度高达3,000MiB/s。此外,该产品使用Advanced RPMB隐私加密、热能效管理和保护等功能。
写在最后
时下,数智化浪潮汹涌,数据在呈指数级增长的同时,已成企业数智化升级创新的核心动力。据IDC预测,全球人均日产生数据量将从2024年的10GB跃升至2034年的100GB,全球数据总量预计将突破200ZB大关。而数据存储作为数据的载体,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不再局限于单纯解决容量和性能方面的难题,而是肩负着推动数据智能流动、实现数据价值的重要使命。
在AI浪潮下,数据存储技术、产品以及面向智算中心、边缘侧、端侧的存储解决方案,将持续迭代升级、不断进化。这些演进无一不是聚焦于在性能、容量与能效等多个维度实现质的飞跃。在这场数据存储领域迎来的深刻变革中,中关村在线观察到,闪迪凭借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及极具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推出数据存储的持续创新,在挖掘数据价值的同时,释放AI潜力。
(972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