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是纪念碑,这所小学的“大思政课”,在烈士长眠地开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8:49:00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韩凯/文图
“又到清明,哀思纷纷,
似泪水,浸湿大地的衣襟。
我们站在陵园,肃穆而深沉,
向那不朽的英灵,献上我们的崇敬!”
4月1日清晨,在郑州市烈士陵园的革命英雄纪念碑前,随着四名党团队员代表饱含深情的献词,郑州市二七区鑫苑小学“缅怀先烈志 传承红色魂”清明主题大思政课,庄严地拉开了序幕!
据悉,为确保这节大思政课的质量,鑫苑小学党支部和团支部携手少先队提前一个月便开展了多次集体教研活动。他们将“清明祭英烈”活动提升至学校“党建+铸魂育人”的战略高度,并以主题项目化的方式,围绕“课前激励”、“课中体验”、“课后延伸”等环节,设计了多学科融合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语文课上的“英烈书信仿写”、美术课上的“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环保白花”、道法课上的“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英烈精神”及“话清明 忆先烈”主题队会,带领学生了解清明节文化内涵,鼓励自主设计“缅怀先烈志 传承红色魂”课程学习单等等。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课程,真正上好这节大思政课,让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活动当天,郑州市烈士陵园松柏苍翠,丰碑巍峨。鑫苑小学的师生整齐列队于革命烈士墓前,垂首肃立,集体默哀。清风拂过衣襟,白花轻颤枝头,这一刻,历史的厚重与青春的赤诚交织,无声的缅怀中激荡着传承的信念。党团队员代表集体献词,深情表达对英烈的缅怀与哀思:
“忆往昔,战火纷飞,山河破碎,
你们,挺身而出,无畏生死,
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在血雨腥风中坚守,
为了理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
献词完毕,在庄严的乐曲声中,党团队员代表手捧花篮,缓步上前,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致敬革命先烈们的不朽精神。全体少先队员面向烈士长眠的方向,一齐背诵激情澎湃的《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铿锵有力的诵读,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这声音,既是向革命先烈们的致敬,更是少年们的拳拳报国之心!
随后,师生有序绕行纪念碑一周,将胸前的小白花轻轻置于碑前。在杨靖宇烈士墓前,老师向孩子们讲述了杨靖宇烈士牺牲前的感人事迹,为国捐躯的大义引得学生无比感慨,纷纷向烈士墓碑敬标准队礼,以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最真挚的敬意。
在中原英烈馆,透过泛黄的家书、斑驳的武器、珍贵的影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跃然眼前。队员们在各个展厅中有序地进行参观,有的驻足欣赏、有的埋头记录、有的低声交流,悄然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爱党爱国的种子。
青松低语,白花含情。当历史的烽烟化作陈列馆的展柜,当课本上的名字变成墓碑上的烙印,少年们的心跳与百年前的呐喊同频共振。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写下了自己的心声。
正如学校大队辅导员孟老师介绍的那样:“其实我们的课程还未结束。今天回去之后,孩子们除了完成自己设计的学习单之外,还可以给烈士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心愿,或寻访身边的老党员、老战士,记录他们入党的初心和对英烈精神的理解等等。”
以纪念碑作为讲台,以英烈的事迹作为教材,鑫苑小学的教师们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思政课。这次课程是学校“党建+”建设的创新实践,通过“沉浸式教育与实践性体悟”的模式,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使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现实、从课堂走向社会,真正实现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