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龙:马背和摩托宣讲队深入边远牧区送政策下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5:23:00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0日电 (刘忠俊 拉姆)连日来,甘孜州新龙县结合地方实际,通过“马背宣讲分队”和“摩托宣讲分队”深入辖区行政村远牧点,将党的政策和温暖送到农牧民手中,让农牧民少跑路,让政策宣讲全覆盖、无死角。

新龙拉日马镇。新龙融媒供图

“拉日马”藏语译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位于新龙县东部,素有中国石板藏寨、天堂部落拉日马的美誉,辖区总面积为1692.63平方公里,是一座地域辽阔的天然牧场。辖区有7个村,其中最远的色戈村,距镇政府60公里。由于地处偏远,牧民居住分散,边远牧区与外界联系相对薄弱。“镇上村子地处偏远,牧民居住较分散,尤其是雨季、冬季路不好走,只有靠骑马和摩托才能通行。”拉日马镇副镇长泽绒来麦称。

拉日马镇整合各方力量,构建了“马背宣讲分队”和“摩托宣讲分队”,队员涵盖镇干部、派出所人员、中心校教职工、驻村队员、镇寺管所工作人员、卫生院医护人员以及村支部书记的多领域、多层次队伍,让党的声音快速、直接、有效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高原的寒意,宣讲队员们就已忙碌起来,他们分工负责检查马匹、摩托状况。路途中,马匹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疾驰而过,摩托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历经数小时颠簸,抵达宣讲首站拉日马镇泽龙多村,裤腿早已变得斑驳。

摩托车宣讲队出发前往边远牧区送政策下乡。新龙融媒供图

走进泽龙多村,牧民们围坐一起,吃着风干肉,喝着热气腾腾的酥油茶,有说有笑,这种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传统放牧方式,让牧民们的生活质朴且随性。“快来坐”“快来坐”牧民们热情招呼宣讲队员的手,并围成一个圈。此刻,没有了传统宣讲中照本宣科的那份拘谨,刻板固有的形式也被抛诸脑后。牧民们回归最原始、最舒适的状态,操着熟悉的方言,亲切地唠起家常。 “宣讲就要有水滴石穿的毅力,就像老师一样,每次讲学生不一定都记住,但只要记住一点,一次记不住,次次讲,总有一天会记住。”宣讲队员四龙彭充称。

“你家牛马那么壮,冬天冷,到处都很干燥,千万不要在外面烧火哦!”“我的医保报了,这次看病都没花好多钱。”“以前很多政策都不是很清楚,你们这样说,就晓得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宣讲队员或分享因政策受益的生动案例,或耐心解答牧民对政策细节的疑问。“宣讲队不畏艰辛、克服雪大寒冷天气,来牧区宣讲,提醒大家要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安全注意事项,督促孩子们好好上学。”牧民赤劣称。

宣讲现场。新龙融媒供图

据了解,为让党的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新龙县精心构建了“1+2+n”品牌体系。“1”即“腹地有声?理响新龙”这一总品牌,高屋建瓴统筹新龙宣讲工作;“2”个宣讲子品牌,从不同维度丰富宣讲内涵;“n”个聚焦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以及16个乡镇属地宣讲品牌,充分结合各乡镇实际与不同领域需求,让宣讲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多渠道传播方式,让党的政策深度深入群众心中,为新龙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