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苏州分行推出多项举措,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1:04:00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把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发展作为坚守本源、服务大局、推动经营转型的战略方向,推出多项举措促进民营企业金融服务量质双升,切实提升民营企业融资获得感,助力提振市场信心。截至2025年2月末,工商银行苏州分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1700亿元,较年初新增113亿元,信贷资源惠及超3.3万民营经济主体。
一、服务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主动对接国家重点战略,围绕“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省市两级重大项目、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发改委投贷联动项目、民间投资重点项目等,深入推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五双’行动”“万企大走访”“产业园再深耕”等活动,及时了解民营客户项目投资需求,择优开展项目营销与储备,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强服务支持,力争迅速“破冰”。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二、服务制造业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增效。围绕苏州“1030”产业体系,综合运用贷款、债券投资、债转股、租赁融资等多渠道融资服务,提升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传统制造业民营企业设备更新升级、技术改造,全面服务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三、服务科技型民营企业创新引领发展。在成功推出产业链孵化贷、技术成果转化贷、科创企业中长期续航贷等产品基础上,继续聚焦科技型企业区域特色需求,加快产品创新,贷早贷小贷硬科技。进一步优化科创审贷模式,通过运用“外部智库数据+内部科创审贷”模型,专人专审增强研判能力,提高服务效率。结合苏州科创指数、工行授信模型、地方征信数据,优选专精特新、国高企业等给予精准预授信,全流程优化提升落地效率。
四、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要求,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细化“助商惠农,一笔一画做普惠”行动方案。广泛开展“换位跑一次”,切实了解民营企业在业务办理中的“痛点”“难点”,为民营企业送服务、解难题、办实事,解决融资难、贵、慢等问题。充分发挥数字供应链批量拓客的功能,打造智能、便捷、高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融资服务渠道,促进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
五、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全球经营优势,为民营企业提供本外币、境内外、线上线下一体化跨境金融服务,推动跨境人民币各项便利化政策精准触达。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为民营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汇率风险管理方案,推动企业稳健运营。
六、服务民营企业股债融资,加大耐心资本投入。做好上市、拟上市民营企业“股权+债权”全量产品综合金融服务,满足产业类客户补链强链、战略转型过程中并购融资需求。加快AIC股权投资基金落地,多渠道满足民营企业股权融资需求。
七、服务民营企业优化资金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数字化财资管理服务,推动民营企业降本增效,提升财资管理效率及综合价值创造。围绕民营企业境内外结算需求,完善全球现金管理服务方案,强化民营企业全球一体化支付结算和资金管理,助力民营企业跨境拓展。通过专属法人理财产品,助力民营企业优化资金配置,增强抗风险能力。
八、服务民营企业表外信贷需求,推进降本增效。加大债券承销支持力度,聚焦绿色债券、科创票据、乡村振兴债券、“两新”债券、熊猫债、资产支持证券等创新债券品种,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加强“银信保”业务推广,灵活运用降低保证金、优惠手续费、纳入自动化审批等措施,助力民营企业提升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九、服务民营企业薪酬体系搭建,助力保障就业。依托“薪管家”数字化平台,聚焦“人事+薪酬”业务场景,为民营企业及员工打造全方位、一站式薪酬服务体系。提供批量办卡、上门激活启用、线上薪酬发放等全链条便捷服务,每日12批次处理最大化缩短薪酬发放周期。通过手机银行代发个人专区、定期职场沙龙、企业微信专员等立体化触点为民企员工提供及时、全面个人金融服务。
十、服务民营企业特定场景融资,丰富资金来源。积极打造与民营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发展相适应的个人场景信贷服务体系,围绕创业产业园、专业市场、网商平台等主体集聚区,细分客群特色和场景需求,丰富个人经营贷款产品。通过银政、银企数据资源共享和交叉验证,实施批量化、精准化、合理化授信服务。针对股权激励、农担直连、助商组合、退役军人创业贷等场景更好满足民营客户多样化金融需求。
十一、用心用情服务民营企业家,稳定发展预期。开展兴企万里行活动,强化“人-企-家-社”综合服务供给,依托“工银e企+”企业家客群运营平台,以数字化新工具深化客户洞察、服务方案制定和经营决策。以链主企业跨区域参访、企业家加油站建设、企业家研修班三大场景为抓手,丰富营销触点,提升产学研服务能力,深化“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做民营企业家最贴心的金融陪伴者。
十二、持续创新产业集群审贷模式,增强服务适配性。围绕苏州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加强产业链研究,研究制定高端纺织、机器人等行业产业集群审贷策略。完善大数据采集及分析机制,完善优质客户主动授信方案,满足产业集群民营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
十三、强化银政企合作,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健全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信息对接机制,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加强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合作,优化政银担模式,重点为民营企业首贷、转贷、续贷等提供增信服务。
十四、加大信贷资源配置,陪伴民营企业成长。保障民营企业贷款投放所需信贷规模,增加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供给,打造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有效运用多种再贷款政策工具,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用好贷款定价授权,根据市场竞争态势为民营企业提供合理的优惠利率报价。认真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对民营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精准施策、真帮实帮。
十五、坚持公平信贷原则,把控实质风险。遵循“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只唯优劣”的原则,对各类所有制客户一视同仁。规范贷款审批条件,突出信用风险防控原则。严格遵守“七不准、四公开”“两禁两限”等监管要求,规范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