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现身说法!云南一职校生万元工资梦碎成囚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13:40:00    

“求职心切轻信谎言,一失足成千古恨。毁了青春前程,悔对师长父母。以血泪教训警示大家,莫让贪欲蒙蔽双眼。认真改造,重塑新生,早日回到社会。”“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切勿向素未谋面的人透露隐私。面对轻松暴富的诱惑时,请多问一句,如果真能躺着赚钱,对方为何要选中素不相识的你?”

罪犯钱某,曾是某职业高级中学学生。2023年3月的一天,同学秦某找到钱某,表示自己联系上一家境外公司实习,能提供月薪过万的实习岗位,毕业后可转正且待遇优渥。面对秦某描绘的“月入过万”“海外发展”的美好前景,加之日常与秦某关系良好,社会经验欠缺的钱某经不住诱惑,很快作出了决定。带着学校开具的实习证明,钱某、秦某和另一名同学龙某,怀着带给父母一个惊喜的憧憬,带着让老板预付10万元工资的天真计划,赶到了边境。然而,按照对方约定抵达边境后,迎接他们的却是几名武装人员,在武力胁迫下,钱某等三人被组织偷渡到境外一园区。当知道所谓实习岗位是从事电信诈骗后,钱某等三人强烈要求回家,但对方却以15万元的巨额赔偿金和黑洞洞的枪口,迫使钱某等三人留下。

一年后,钱某被遣返回国。钱某,因犯诈骗罪、偷越国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个月,罚金7000元。在文山监狱,结合钱某犯罪前的身份、犯罪事实,民警认真对其开展了法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引导。经过学习法律,钱某对自己经不住诱惑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渊的惨痛后果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以自身经历警示他人。据钱某介绍,犯罪分子利用人们喜欢在网络上聊天交朋友的心理,主动同他人套近乎,一步步引诱他人掉入诈骗陷阱。

第一步:情感渗透。通过聊天分享,发现对方的生活比你好很多,分享日常生活时间长了,对对方逐步产生信任。

第二步:危机催化。对方精准捕捉你的心理软肋,通过策略性引导职业发展方向的深度探讨,逐步瓦解你的心理防线,触发对财富积累的迫切需求。

第三步:财富幻觉。告诉你对方最近在做投资,赚了很多钱,并实时分享伪造的账户收益、海外度假等“成功证据”。

第四步:圈套闭环。你内心产生想与对方一起做投资的想法,对方乘机告知你只会带关系好的人做,也不能告诉别人你在做投资。第五步:收割陷阱。对方开始带你挣钱,初期给予小额返利,诱导你不断投入资金,待大额投入后全面冻结资金,对方失联。

结合自己的教训,钱某表示, “告诉所有追梦的年轻人,青春没有捷径,踏错一步可能就是万丈深渊。唯有筑牢法律意识,方能守护人生航向。法律划定的红线,才是守护青春的终极防火墙。”

来源:文山监狱、非常文山

责编:李晓梅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