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榆林:创优服务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09:24:00    

“从拿地到开工仅用100天,政府‘红蓝章’审批、要素保障专班全程护航,这样的速度超出预想!”4月18日,榆林市府谷县天龙镁业50万吨负碳新材料项目总监池永江告诉记者,政府部门审批流程变得“一路畅通”。



据介绍,榆林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和创新服务的民生温度,破解民营经济发展痛点,激活经营主体活力。从项目审批的“红蓝章”加速机制到企业服务的“保姆式”帮办代办,从法治护航的“云调解”到要素保障的“全链条”赋能,精准施策破解企业痛点,创优服务激活发展动能,让民营企业在这片热土上扎根生长、逐梦前行。


2024年,榆林市民营经营主体达39.3万户,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9.7%,“一码管地”“营商环境会客厅”等14项改革入选国家和省级典型,交出了一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从“多趟跑”到“加速跑”


“不用反复跑腿,节省的时间足够我们提前启动项目勘探。”陕西物科金硅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何蜀海话语中满是惊喜。



该公司在佳县办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时,体验了“容缺+承诺制”的便捷,只需提交主要材料和信用承诺书,次要材料可后续补齐,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3天。


在市级层面,榆林构建起“一码管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3.8万宗土地、38万套房屋实现“一码关联”,项目拿地、建设周期平均缩短90天,节约用地成本10万元以上。


从“红蓝章”预审到“容缺受理”,从“直通车”服务到“一码管地”,榆林以审批流程的“减法”换取企业发展的“加法”。数据显示,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平均压减 60%,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率达99%,12345热线与“陕企通”平台实时联动,办结满意度达99.56%。这一系列改革“组合拳”,让民营企业切实感受到“办事不求人、审批不拖延”的营商新生态。


2025年截至目前,榆林市针对60个重点项目的129项审批事项,提前制定清单台账,让企业“一目了然、一图通晓”。

从“要素紧”到“保障稳”



“过去办理消防设计审查是个‘头疼事’——图纸整理、政策对接让咱这个‘门外汉’摸不到门。”佳县金源祥加气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富生说,但这次,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的“手把手”指导,从登录系统到上传材料,每个步骤都耐心讲解,最终材料一次性通过审核。



要素保障的“精准滴灌”,体现在土地、资金、技术等各个环节。


绥德县林业局启动“容缺受理”机制,7天内办结延榆高铁八标段450余亩临时用地审批,比预期提前80多天,让国家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横山区司法局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工作驿站的“云调解”,为香草羊肉制品有限公司化解了200万元的跨省合同纠纷,避免了诉讼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榆林市科技局牵线中国纺织科学院,将生物酶脱绒技术引入红太羊绒项目,原料损耗率从12%压降至5%,年节省成本800万元。


榆林上线“惠企政策超市”平台,42项涉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榆快贷”融资服务平台推出152款“信易贷”产品,促成融资132.2亿元。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要素保障,让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底气更足、步伐更稳。

从“心有忧”到“发展安”


“派出所民警5分钟内就赶到现场,与街道办、村委会组成‘三人调解组’,仅用48小时就成功化解矛盾。”定边县中地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盼说,去年11月,他们公司投资兴建的住宅项目受到非法阻工,在榆林市营商办全程督办下,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协作,让这个问题2天之内就得到妥善处置。



法治护航的温度,体现在矛盾纠纷的高效化解中。横山区司法局的“云驿站”成为企业的“解忧杂货铺”:香草羊肉制品有限公司与山西钢结构企业的跨省纠纷,通过四次调解加公证保全,最终在“云”上达成和解,节省了200万元立案费和10万元鉴定费。


监管执法的“柔性服务”同样暖人心。榆阳区推行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3440户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1954户完成信用修复;神木市“预警+递进+顾问”税收监管模式,为涉农企业提前预警风险100余件,调解涉税争议68件。这些举措既守住了监管底线,又为企业留足了发展空间。


营商环境的优化,最终体现在企业的获得感上。吴堡县引入的木耳钛液手工空心挂面项目,从营业执照办理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批,各部门加班加点、全程代办,不到半年就实现投产;子洲县黄芪深加工企业在政府压覆审批协调机制下,30个工作日内完成土地报批,得以快速推进2条生产线建设。


从黄土高原到黄河之滨,榆林用审批改革的“减法”、要素保障的“加法”、法治护航的“乘法”,书写着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每一次审批提速、每一项要素保障、每一回法治护航,都在传递一个鲜明信号:企业的需求在哪里,政府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来源:群众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