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黔山贵水领袖情·回访记|绵延的古朴 流淌着时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9:46:00    

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寨门口,身着民族盛装的村民唱起侗族大歌欢迎总书记。

总书记先后走进侗族文化展示中心、侗乡特色产业基地,详细了解侗族历史、风俗和服饰、建筑等特色文化保护传承情况,观看蜡染工艺流程,勉励大家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在信团鼓楼,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一起亲切交流,祝愿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与亲切关怀,激发了侗乡儿女干事创业的澎湃热情。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古朴侗乡正在书写新的春天故事,千年侗寨正在焕发新的光彩。

【山乡巨变入画来】

4月6日,肇兴侗寨信团鼓楼旁,一家摆满各种民族服饰的旅拍店里,陆宇怡正在为北京来的吴先生一家三口挑选衣服,准备化妆。一旁等候的丈夫陆乐川也没闲着,正详细地给顾客介绍侗寨里的美食、建筑、风俗。

夫妻二人经营一家旅拍店,妻子负责化妆,陆乐川负责拍照。

在肇兴侗寨,侗族群众正在演唱侗族大歌。

陆乐川的家乡肇兴侗寨是中国最大的侗族村寨,其建寨历史可追溯至北宋年间,历经千年风雨,仍保留着古朴与纯真。这里碧水悠悠、青山含黛,侗寨特有的干栏式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巍峨矗立,让无数游人心生向往。

2022年,看到家乡的旅游一年比一年红火,在外闯荡的“95后”陆乐川决定返乡,将自家房子改造成民族服饰旅拍店。

“想不到自己在外学的拍摄技能还能回村用上。”陆乐川笑着介绍,这些年,随着侗寨旅游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他们,如今组成了七八人的小团队。

这个年轻的团队有个特点,成员同时“兼任”导游,把文化宣传融入日常经营,帮助游客更加了解侗寨文化。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肇兴侗寨指导学生创作蜡染作品。石宏辉 摄

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肇兴侗寨考察,陆乐川和伙伴们都非常激动。3月19日,他们特意找来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报道的《人民日报》,与鼓楼来了一张合影,表达和记录自己的激动心情。

“总书记叮嘱我们要把侗族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我们很受感动,备受鼓舞。”陆乐川说,“虽然订单越来越多,但我们仍会坚持做好服务,绝不会为了赶订单而改变为游客讲解侗族文化的初衷。”

绵延的古朴,流淌着时尚。老艺人直播教学侗族大歌;民宿主人把火塘改造成书吧;民族特色小店里的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在肇兴侗寨,像陆乐川这样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正以实际行动投身于侗族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当中。

随着肇兴侗寨旅游产业发展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与旅游相关的行业中。据统计,5000多人的村寨,目前仅有500多人外出务工。

游客在肇兴侗寨侗乡特色产业基地留影。

为了更好组织当地农特产品销售,肇兴镇组织成立了种植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引领村级合作社抱团发展。“目前,我们组织带动周边的农户、合作社设立了10个农产品基地。2024年公司整合各村农产品在景区销售,销售额达430余万元。”该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吴德邦介绍说。

肇兴村目前已形成旅游产业、油茶、香禾糯、茶叶等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同时,肇兴侗寨还盘活闲置资产,打造了一家村集体餐饮特色示范店,成立了一支侗族大歌文艺表演队,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45万元。

“总书记指出,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搞好乡村治理。我们将牢记殷殷嘱托,努力让全体村民都吃上‘旅游饭’,生活越过越红火。”肇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陆卫敏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丹 余光燕 蒋鸿琪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李劼

三审 刘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