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交警丨“五一”假期首日,宜昌交警“心”“新”相映护安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20:03:00记者:王超
通讯员:柏芸、胡金媚
五月的三峡大坝,烟波浩渺,游人如织。据提前研判,这个“五一”假期,14万余名游客与16万余辆机动车将汇聚于此,让这条见证世纪工程的峡谷走廊,成为考验交通管理水平的特殊考场。在这片山水之间,一群“警察蓝”身影用脚步丈量平安,用暖心换来满意,用数据赋能治理,为八方来客铺就一条安畅之路。
脚步丈量平安:隧道群里的平安守护者
5月1日清晨,三峡专用公路冯家湾检查站已车流如梭,三峡坝区大队交警孙明辉快步穿梭在待检车辆间,“警察蓝”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您好,欢迎来宜昌旅游,前面窗口可办理通行证。”这位有着35年警龄的老交警声音清亮,引导动作干净利落。作为连接三峡大坝景区的咽喉要道,节日期间检查站日均需疏导3万-4万台次车辆,孙明辉和战友们早已练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
转身望向蜿蜒的专用公路,孙明辉的目光变得深邃:“这27公里承载着太多期待,它是三峡坝区陆上唯一对外快速通道。”这条串联36座桥梁、5座双管隧道的景观走廊,既有“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更暗藏临崖险段的安全隐患。
节日里,孙明辉的工作日是从“3万步”开始的。“隧道群里视线差,最怕车辆突然变道;临江路段弯道多,得提醒司机减速。”说话间,他小跑着引导一辆外地车靠边办理通行证。
沿线路面,5个事故快处点的民警全天候待命。“5分钟取证撤离”机制,让轻微事故车辆不再成为拥堵“卡点”。孙明辉的巡逻车后备箱里,除了急救包、警示牌,还有一本磨破边的笔记本,记满了每个隧道口的车流高峰时段、易拥堵点位的疏导技巧。“这条路我走了上千次,但每次假期都是新考验。”他说,“游客带着期待而来,我们多跑一步,他们就少一分风险。”
暖心换来满意:小纸条里的警民鱼水情
在景区换乘中心,交警高晋苗的口袋里总揣着一叠粉色便利贴,上面工整地写着:“找不到爱车?请找交警高晋苗,电话139××××”。这个暖心举动源于去年的一次求助——一对来自随州的老年夫妇游玩后迷失在停车场焦急万分,高晋苗驱车20多分钟才帮老人找到车。“看着他们焦急的样子,我就想,能不能给记忆力不好的游客特别是老年游客留个‘定心丸’。”
如今,高晋苗的“服务经”越来越细致。引导停车时,他会指着路边的标志性建筑:“您停在神女路的路边,回来认准路口的蓝色广告牌”,遇到自驾而来的外地游客,他主动告知周边临时停车场的距离……“每天重复上百次引导,但每次看到游客顺利停车后的笑容,就觉得值了。”
随着时针指向中午11时,警车停车场电子屏亮起“车位已满”的提示。高晋苗立即举起引导牌,将车流引向新开辟的江峡大道临时停车带。“我们提前协调出5000个应急车位,就像给景区装上了‘蓄水池’。”他沙哑的嗓音里透着自豪。这项创新管理措施源自宜昌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提前“解剖麻雀”式调研,通过“一场一策”精细管理,将市局“精准施策解难题”的要求转化为疏堵保畅的具体实践。正午时分,地面温度升至35℃,高晋苗的警服早已湿透了。
数据赋能治理:智慧警务的精准发力
5月1日17时,三峡坝区大队大队长伍江运准时收到指挥中心的数据分析:“明日预计进入三峡坝区车辆25000余台,游客近20000余名”。
以数据为支撑,依托每日的数据研判分析,大队动态调整第二天的警力部署。“节假日期间,我们启动了高等级研判和三级响应机制,依托指挥中心联合指挥机制,每1小时研判一次‘人、车、路、警’态势,并将预警信息推送至武警、路政、医疗、景区等联动部门,精准开展治堵保畅、服务游客、应急处突等工作,切实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转化为看得见的应急效率。”伍江运说。
“今年五一,三峡坝区大队还积极探索‘警力跟着数据走,游客跟着指引走’的旅游警务新模式。”伍江运介绍。景区客流饱和度达到80%时,大队会立即联动景区在道路LED屏上发布“错峰提示”;客流饱和度达到90%时,会立即联动媒体发布行程优化信息,并对进入坝区的车辆分流引导,减少道路和停车压力。此外,在最繁忙的冯家湾检查站,还增设了AI视频分析设备和智能摄像机,实时监测车流长度、识别异常事件并自动预警。为了加快放行游客车辆,还新增了手动扫码装备,实现“扫码秒级办证”。
这些新管理手段和“新装备”让“一警六员”(交通指挥员、事故纠纷调处员、事故应急救援员、全域旅游引导员、交通安全宣传员、便民利民服务员)交管模式在数据赋能的支撑下精准落地,实现了“人、车、路、警”全要素管控。
在夕阳的映照下大坝的轮廓显得愈发雄伟,随着最后一批游客带着欢笑渐行渐远,三峡大坝景区恢复了宁静。节日伊始,三峡大坝景区入园人数26879人,出入景区车辆35488台次,未发生长时间大范围交通拥堵。每一个顺畅通行的背后,是民辅警们清晨6点的战前部署、夜晚10点的复盘总结;每个暖心服务的细节背后,是“有求必应”的初心坚守。当最后一辆旅游大巴驶离景区,孙明辉、高晋苗、伍江运的微信步数定格在3.2万步——这是他们用脚步书写的平安答卷,也是新时代湖北公安交管队伍“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注脚。
在三峡坝区,交警们的工作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他们是道路交通平安的守护者,更是群众旅游体验的提升者。从脚步丈量到数据赋能,变的是治理手段,不变的是为民的初心。当游客们的笑容在大坝前定格时,那一抹抹流动的“警察蓝”早已成为三峡风景区中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