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云南省博物馆一项目入围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1:01:00    

云南网讯(记者 李熙临)4月10日,记者从云南省博物馆获悉,在日前公布的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初选结果中,“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榜上有名。

部分修复后的文物 供图

“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化遗产传播中心、中华文明展示传播联盟主办,北京天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协办。根据《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办法》,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办公室从专家库抽选出44名专家和博物馆、高校、企业等14家机构代表,组成初评委员会。经活动办公室资格复核,58个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提请初评委员会评议,以记名投票并经专家组复议方式,遴选出30个项目入围终评。

入围终评的30个项目分布在北京、天津、山西、辽宁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单位既有文博单位、科研院所和高校,也有相关企业;修复的文物种类涵盖金属、陶瓷、石刻、纺织品等,及墓葬壁画的保护性迁移、修复,还有当代文物。

部分修复后的文物 供图

由北京服装学院与云南省博物馆联合申报的“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入围终评。该项目涉及8件傣族、壮族和彝族服饰文物,其材质多样,包括棉、丝、麻等天然材料,以及天然染料和化学染料;服饰上饰有不同材质的装饰,如金属、羊皮、纸等,其中以金属品为最多。从历史价值上看,8件文物分别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生活状况,是研究区域民族史、边疆史的重要历史资料。从文化价值上看,8件文物是研究民族文化和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实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从工艺价值上看,8件文物极富民族特色,使用了多种装饰工艺,反映了少数民族服饰在织、绣、染及金工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与造物观。

部分修复后的文物 供图

据悉,2022年1月,北京服装学院与云南省博物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共建“民族服饰保护与研究联合工作站”,以云南省民族传统服饰为保护修复及研究对象,着力民族服饰及其保护修复关键理论、技术创新及应用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