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弘扬理论传播主旋律 激扬青年奋进正能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04:18:00    

【光明论坛】

作者:于维力、张瑞(分别系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

近日,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党的创新理论网上传播分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当前,新时代青年与互联网已深度绑定,他们的认知范式与思维模式因“网”重塑,在理论获取方式上呈现出轻量化、强互动、通俗化、场景化的新特征。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人“拇指滑动”间入脑入心,是新时代青年网络理论传播亟待回答好的新命题。

打造青年传播众创生态,迸发理论代际活力。成长于社会深刻变革与发展背景下的新时代青年,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生力军。他们思维活跃、擅长运用新技术、乐于接受新事物,渴望成为理论传播的参与者和创作者,释放并体现自身价值。他们参与话题群组讨论、分享社会观察、制作科普动画等,并将其作为个人与社会联结的重要方式。充分激发青年群体的主动性、创造性,须构建积极开放、互动交融的理论传播生态,为青年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

弘扬理论传播主旋律,激扬青年奋进正能量。网络理论传播的形式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内容,决不能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加强和改进网上正面宣传,首先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是网络理论传播的根本原则,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网络理论传播的中心内容。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将理论滋养融入网络传播各环节,方能引导青年升华思想境界、锤炼道德品格、涵养文明气质。

强化理论传播数字驱动,精准提升思想引领实效。对网络理论传播而言,数据宛如“导航仪”与“诊断器”,是推动青年网络理论传播精细化转型的基础要素。一方面,通过实时采集点击、停留、互动等行为数据,精准绘制青年群体的认知图谱和兴趣热点,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从而增强理论宣传的针对性。例如,对理论初学者宜以故事叙事辅助复杂理论阐释;对专业学习者则可尝试为其提供学术前沿和学理阐释相关材料。另一方面,通过情感分析、话题聚类等技术,精准驾驭算法之力,及时发现潜在的理论误读或认知偏差,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传播风险预警响应系统。坚持“善用其能、善驭其向”,让数智技术助力提升新时代网络理论传播效能、强化思政引领力。依托科学高效的舆情监测与效果评估机制,实现内容投送的动态优化,加快形成“分析—推送—反馈—优化”的立体传播范式,方能有效破解信息茧房与认知固化,实现网络理论传播的精准投送,切实提升面向青年的思想引领实效。

筑牢理论传播法治屏障,涵养明辨笃行理性共识。随着信息技术等的快速发展,舆论场空前开放也日益复杂,多种错误思潮、虚假信息混杂其间。当前,网络理论传播中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如部分内容创作者为追逐流量红利,刻意炮制争议性议题,通过碎片化表达和娱乐化包装,消解青年群体的主流价值认同。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舆论飞地。健全网络理论传播法治体系势在必行。亟待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准则,推动网络平台和自媒体等强化自律;加强网络综合治理,加大多部门协同巡查力度,有力阻断错误思潮在网络空间隐匿传播。同时,主动适应国际舆论交锋新形势,下好先手棋,让正确、理性的声音先入为主,引导青年在思想交锋中敢于亮剑,充分彰显青年一代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与明辨笃行的理性光芒。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4日 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