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撑起空中警盾淬炼云端征途,开发区公安这名辅警有一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4:48:00    

一个从军营走来的“飞手”,他以执着与热爱在警航领域展翅高飞。他如鹰隼一般坚韧无畏,在蓝天之上书写着平凡传奇。他就是开发区分局特巡警大队睿鹰警航队辅警徐英琦,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与和谐。

蓝天淬炼-每一次飞行

都是安全触角的延伸

徐英琦的飞行梦,萌芽于武警特战队。在军营里,他经历了严酷的军事训练,历练出坚毅的意志和过硬的军事技能。退役后,他凭借优良的作风,扎实的技能成功加入了分局特巡警大队,2024年2月初,又凭借着对飞行的热爱和出色的技能,通过了层层选拔,加入了分局特巡警大队睿鹰警航队,开启了他的警航生涯。

“报告!3号无人机已做好起飞前准备,请求起飞!”

徐英琦的声音穿透警航队指挥中心的玻璃幕墙。他身后的电子屏上,竹岔岛海域的晨雾正被朝阳撕开缺口。这个曾经的特战队员,此刻正以另一种方式诠释“冲锋”的含义。刚加入警航队时,面对琳琅满目的遥控器和复杂的航电系统,这个“老兵”遭遇了从警生涯中最大的挑战。第一次模拟飞行时,无人机在30米高空突然失控旋转,他的手心沁出的汗水浸透了防滑手套,但这并不能阻挡他训练钻研的脚步。

云端舞者-每一次任务的

完成都是向上的阶梯

为了掌握复杂的飞行技能,徐英琦秉承着“训为战先、练为战用”的理念,钻研警务实战和飞行技能,徐英琦经常加班加点,反复练习。他克服了怕摔、操作不熟练等困难,不断挑战自我。从无人机爱好者到“精英飞手”,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无人机不是玩具,是空中的执法利刃。”他始终记得大队领导的叮嘱。在2024年青岛市公安局“青警之翼”无人机比武竞赛中,他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和稳定的发挥,最终拔得头筹。

“高度120米,风速6米/秒,准备执行夜间巡查任务。”2024年8月1日晚,徐英琦操控的大疆无人机掠过啤酒城上空。这是他首次执行夜间安保巡查任务,探照灯扫过海面时,倒映的月光与螺旋桨的轰鸣交织成特殊的战歌。作为警航队的“飞手”,徐英琦在2024年的4月至11月间,累计执行了165架次飞行任务,飞行时间超33小时,他充分发挥无人机在警务工作中的作用,全程参与大型安保、罂粟踏查、海岛海域巡查、交通疏导等勤务。在海岛海域巡查任务中,徐英琦利用无人机的高清摄像头,对海域进行全方位巡查。

传道授业-每一次悉心的讲解

都是平安的传递

除了飞行任务,徐英琦还担任着辅警教官的职务。徐英琦结合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先后参加市局、省厅的辅警教官大比武均取得优异成绩。他将校园安保器械操作技巧与特战战术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参训人员在模拟实战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2024年9月,在校园安保培训中,有一位52岁的保安大叔,由于第一次持盾手臂有些颤抖,徐英琦单膝跪地托住盾牌底部:“想象盾后是你孙子的教室,你得为他筑起防线。”这种情感化教学让参训者在10分钟内就掌握了“盾棍组合防御”的实战技能。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警航队伍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特战尖兵到警航飞手,徐英琦,这名普通的辅警,变的是军营到警营,不变的是他的飞行轨迹和对职业的热爱。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