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名“人形导航仪”点亮演唱会之夜 襄阳唱响演艺经济新乐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07:31:005月18日夜晚,演唱会结束后,襄阳公交集团工作人员指引观众有序乘车。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璐 通讯员 余昆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璐 通讯员 赵彦
“襄阳的观众太热情了,这是我见过最温暖的演唱会之一。”
5月18日夜,邓紫棋《I AM GLORIA》世界巡回演唱会襄阳站在这样一句真心告白中落下帷幕。连续两天,连演两场,超过6万名歌迷跨越山海齐聚古城襄阳,带动宾馆、酒店、商超等爆发式增长,标志着襄阳抢滩“演唱会经济”新赛道。
曲终人未散,余音久绕梁。看襄阳如何借助“紫棋”带来的泼天流量,一路高“歌”?
一场演唱会 激活一座城
“襄阳的朋友们,你们好吗?”5月17日夜,襄阳奥体中心灯光璀璨,光影交错之间,邓紫棋闪亮登场,银色战袍点燃舞台,经典《光年之外》化身浩瀚星海,尖叫声此起彼伏。
两场门票秒空,“想看”人数突破25.6万,预约人数超6万。售票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观演人数6万余人,其中襄阳本地观众占比22%,省内异地观众占比37%,外省观众占比41%。
演唱会是“人气经济”,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这场歌迷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对餐饮、住宿等消费的带动也十分明显。
据襄阳市商务部门统计,邓紫棋演唱会期间,全市近百家酒店推出住宿优惠活动,入住率同比增长40%左右,东津新区的30家酒店尤为明显,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
襄阳牛肉面是歌迷们争相品尝的美味,幸福路张家牛肉面馆、一桥头陈家面馆、邓家牛腩面馆24小时营业,凌晨两三点仍座无虚席。
迎接泼天流量 做足“宠客”文章
演唱会结束后,十堰歌迷“雨里的鱼”在社交媒体发布“小作文”:“没有看到宰客的高价,只有襄阳民众溢出的热情。”阅读量很快破10万。
这是一场属于邓紫棋的音乐盛宴,更是一场属于全国各地“棋士”(邓紫棋歌迷)齐聚襄阳的狂欢。在此次演唱会热潮中,处处可见襄阳的“宠客”诚意。
在襄阳奥体中心西广场,汇聚非遗传承、文创手作、特色美食等81个主题摊位的特色市集火热开市,10余家奶茶店精准“卡位”歌迷动线,打造出一条集“逛吃拍”于一体的沉浸式消费长廊。
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携手38家景区推出“跟着演唱会游襄阳”优惠活动。
东津新区管委会联合该市公交集团、交警部门、场馆管理方及活动主办方,制定周密的保障方案:超400名警力和1000名保安形成最强“人形导航仪”,确保观众有序入场和散场;300多辆公交车连接各主城区,让外地观众到襄阳后无缝衔接前往场馆;提前推送观演指南和交管信息,发布吃、住、行、游、购、娱攻略,组织志愿者提供引导服务……
“领到免费的应援物资啦,襄阳上大分。”“各种细节都做得周到细致,下次还来!”……来自歌迷的“点赞”是有力的肯定。
发展演唱会经济 襄阳有优势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积极探索激发演艺市场主体活力——从4月“梦响中国·音乐盛典(襄阳站)”演唱会的群星云集,到“襄阳·国潮音乐嘉年华”未来三年落户襄阳,直至邓紫棋《I AM GLORIA》世界巡回演唱会襄阳站火爆上演。
“襄阳具有极强的市场辐射能力,为演唱会提供了充足的潜在观众。”襄阳国奥津投文体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孔昂认为,襄阳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方便全国各地歌迷“跨城观演”。同时,演出场馆等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备。
流量时代,城市的发展不再只是靠政策吸引,还需要硬件够硬、软件够暖、IP够响。
东津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邱君表示,办好一场演唱会不仅可以迅速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以及互联网上打响知名度,还能以此为契机吸纳人才、招商引资。要充分享受到这份“红利”,还要不断提升软实力,做好各项配套服务,做大、做强产业链,将演艺活动带来的巨大人流延伸到旅游景点、酒店、餐饮、购物、文创IP等整条文化旅游消费链,充分释放演艺经济的溢出效应。
在一首首熟悉的旋律中,襄阳各种暖心、细心、贴心的“宠客”表现,让“襄阳什么时候再举办演唱会”成为不少人的期待。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