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个晚餐坏习惯可能会让你的血糖失控 很多人都中招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12:38:00    

【来源:廊坊新闻频道】

晚餐一个坏习惯

血糖正在悄悄失控

研究发现

“热量中点”越晚(意味着晚餐吃得晚、吃得多),胰岛素敏感性越低,胰岛素抵抗指数越高,糖尿病风险增加。而且,“热量中点”还与更高的体质指数(BMI)和腰围相关。

晚餐吃得晚

会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1.加重消化系统负担 引发胃肠疾病

胃的排空时间通常为进食后2—4小时(混合食物),若晚餐过晚,胃内食物未完全排空即进入睡眠状态,会导致以下问题:

●胃食管反流:

平躺时胃酸更易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发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症状;长期反复反流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黏膜糜烂,甚至增加食管癌风险(尤其长期未控制的严重反流)。

●消化不良与胃肠功能紊乱:

夜间胃肠蠕动减慢,食物滞留胃内时间延长,易导致腹胀、早饱、嗳气;长期消化不全还可能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

2.干扰代谢节律 诱发肥胖与慢性代谢病

人体的代谢活动受昼夜节律(生物钟)调控,夜间(尤其是22:00后)是身体修复、激素分泌(如胰岛素、瘦素、皮质醇)的关键时段。晚餐过晚会打破这一节律,导致代谢紊乱。

●血脂异常:

夜间胆汁分泌减少,脂肪消化能力下降;晚餐过晚+高脂饮食(如烧烤、油炸食品)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升高,长期可引发高脂血症,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风险:

夜间胰岛素敏感性较白天下降,此时进食高碳水、高糖食物,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胰岛素大量分泌;长期如此会加重胰岛β细胞负担,诱发胰岛素抵抗,最终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3.影响睡眠质量 加剧昼夜节律紊乱

●干扰神经递质平衡:

消化过程需要大量血液供应,可能导致大脑供血相对减少;同时,夜间皮质醇(压力激素)本应逐渐下降,若因胃部不适刺激应激反应,皮质醇水平升高会抑制褪黑素(助眠激素)分泌,进一步加重失眠。

●直接刺激胃肠,引发失眠:

胃内的食物消化活动会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体温轻度升高,从而延迟入睡时间,增加夜间觉醒次数。

4.其他潜在危害

●心血管负担加重:

肥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问题会协同增加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风险;夜间血流速度减慢,高血脂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增加血栓形成概率(尤其对已有动脉斑块的患者)。

●肾脏负担增加:

夜间肾脏滤过率下降,若晚餐过晚且高盐(如腌制食品),钠摄入过多会增加肾脏排钠负担,长期可能诱发或加重慢性肾病。

晚餐的黄金法则

早一点&巧一点

健康晚餐有两个要点:一是规律,二是别太晚。

晚餐时间早一点:最好别超过19:00

如果一日三餐不规律,肠道免疫系统就会无所适从,易造成肠道慢性炎症,免疫力也会跟着降低。

按照22:00为最佳睡觉时间计算,18:00—19:00吃晚饭比较合适。

晚餐搭配巧一点:清淡均衡七分饱

一顿好晚餐不只看时间,晚餐除了不能吃太晚外,要注意别太丰盛;别吃太饱;别不吃晚餐;别吃太辣、太甜、太黏的食物;别喝太浓的汤。

注意优化饮食结构‌:早餐和午餐占比60%~70%,晚餐以低热量、高纤维食物为主。

▌来源: CCTV生活圈 图片由AI生成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