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媳是什么意思(儿子的老婆叫什么称呼?)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3 08:35:56图片来源网络
一、儿子的老婆的几种称呼
儿子的老婆叫什么称呼?可以使用以下几种称呼:
儿媳:这是对儿子的妻子的一种尊称,表示对她的尊重和亲属关系。 儿媳妇:与“儿媳”类似,也是对儿子的妻子的尊称,强调了亲属关系。
儿妇:是一种简洁的称呼,有时也用于称呼儿子的妻子。
儿子妻子的名字:如果你想表达更加亲近和个人化的关系,可以直接称呼她的名字。
图片来源网路
二、“儿媳妇”的由来
“媳妇”一词的出现相对较晚,在宋代以前一般被写成“息妇”。在古代,人们称亲生子女为“息”,例如西汉刘向的《触龙说赵太后》中的“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以及唐代张籍的《董公诗》中的“汝息为我子,汝亲为我翁。”中的“息”都是这个意思。在古代,“息子”、“息男”都指亲生儿子,“息女”则指亲生女儿。
在北宋张师正的《括异志·孙翰林》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人找来一位老太太,向她询问孙翰林的情况。老太太说,孙翰林的儿子想要在妻子的房中设宴饮酒,还责怪她乱说话,老太太话还没说完就急忙走出了房门。
在宋代《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五再生一的记载中,有这样一段对话:“隽问畅曰:卿有儿死不?畅曰:有息子涵,年十五而亡。”其中,“息子”是指亲生儿子。
“息妇”一词当与“息子”相对应,妇本指已婚的女子,我国的在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解释“子之妻曰妇”,是以“息妇”就是儿子之妻。
“媳”字的出现相对较晚,并未在《说文解字》中提及,推测其应在汉代之后才出现。“媳妇”一词的最早使用记录可以追溯到《旧五代史·卷八十六(晋书)》中的“《契丹国志》载皇太后降表云:晋室皇太后媳妇李氏妾言”。在宋代以后,文献中“媳妇”一词的出现频率逐渐增加。例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就有这样的记载:“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子。”
现在,大部分地方习惯将“儿媳”称作“媳妇”,即儿子的妻子。而弟媳、侄媳、孙媳等则分别指弟弟、侄子、孙子等的妻子。“媳妇”也特指儿子的妻子。虽然有些地方称自己的妻子为“媳妇”,但这只代表当地习惯称呼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
正如所说,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称呼方式,因此根据当地习俗和家庭偏好选择合适的称呼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确定,可以直接询问儿子的妻子或与她商量,以确保双方都感到舒适和尊重。这是对彼此的尊重和理解的体现,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