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的由来和传说(磕头的习俗从何而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1 12:49:32在我国北方,过年时流行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受拜以后,会把提前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清明节时,我国民间盛行焚香、烧纸、磕头以祭拜祖先,一是给祖先送去衣物、钱财等物品,二求祖先保佑整个家族昌盛、后代子孙平安吉祥等。那么,“磕头”这一风俗是从何而来的呢?
实际上,我国磕头的风俗在汉朝以前就有了。汉朝以前,凳子、椅子等坐具还没有产生,日常生活中,大家通常在地板上铺上筵和席,席地而坐。
古代先民,在不同场合以及不同阶层,坐的姿势也有所不同。箕踞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遍的方式。而在接待宾客或者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人们常常采取“跪坐”的姿势,因此,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人们往往会伸直上半身,使原有的“坐”变成“跪”,然后再俯身向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便逐渐形成了我们如今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