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今年杭城高中自主招生,这些消息是利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8:23:00升学宝
临近中考,利好消息接二连三,多数和“扩招”有关。
比如,杭州市教育局本周发布的2025年普通高中特色班招生工作的通知,相比往年,“特色班”招生人数明显增加。
以杭州绿城育华学校“语言特色班”为例,今年计划招生120人,比去年多了20个名额。鹿姐姐了解到,这120个名额,包括德语班60人,日语班60人。
自主招生的特色班招生计划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语言特色班”今年为何扩招?
在鹿姐姐看来,归根到底,是该校语言特色班毕业生的高考成绩和出路,让学校有底气——
2025年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
高考外语(德语)首考喜创佳绩!
首考最高145分
20%学生外语首考突破130分
30%学生跻身外语全省前5%
对于德语、日语这样的语言特色班,不少初三家长会有顾虑,孩子从小学的都是英语,学了近十年,成绩也一般般,高中“零基础”学习德语或日语,真的行吗?
育华德语班2025年首考数据给出了答案——哪怕被很多人认为是难学的语言,初学者用短短三年,同样可以学好德语,高考还普遍能拿高分。
至于日语学习,育华日语班老师的经验总结:有67%的汉字,词汇量约2000多个,而英语有3500多个,成绩提升迅速,较英语增分明显。
因此,报考绿城育华学校的语言特色班,允许初三生日语和德语“零基础”——学校组织的术科测试(校考),只考察英语(这也让鹿姐姐想到,许多以英语见长且计划走国际路线的学生,往往已经锁定其他国际高中,所以报考育华语言特色班,竞争压力相对小一些)。
由此来看
绿城育华语言特色班扩招
对上不了头部高中
或者优高线附近
有走国际路线打算
但留学预算不高的初三家庭
是一大利好
相比其他国际学校或普高国际部,爸妈们语言特色班还是有些陌生。
其实,绿城育华的德语特色班还有3大隐藏优势:
1
语言优势:如今浙江高考的外语科目,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也就是说,高考外语,除了英语,还可以选德语。从以往考生经验看,只要英语基础不是太弱,高中学习三年德语,高考拿120分并不难。“零起点,易拿高分”。
2
课程优势:绿城育华德语班教学完全覆盖高考。除了德语课程外,高考科目也抓得紧,毕竟德国留学申请,高考成绩也是硬门槛——高考分数必须达到满分的70%,也就是525分以上。不过,德国名校对学生的国内高考成绩要求不高,德语班的学生基础扎实,高考成绩的问题并不大。
3
性价比高:德国高校文凭含金量高,国际认可度高。同时,德国公立大学免收学费,留学德国的五年的费用只相当于美国、英国等国家一年的费用。
该校日语特色班也凭借性价比高、回报率高的留学优势,愈发受到家长和孩子关注:
1
日本近年来申请难度下降,加上教育质量高,文凭含金量高,学费低廉,且奖学金种类丰富,是性价比很高的留学国家。
2
地理位置接近,文化相近利于学习和生活,且安全保障性好。
3
喜欢动漫的孩子很多喜欢日语,在语言学习上更具有优势。
高考德语平均分120以上
留学、高考“两条腿走路”
说到要学德语,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比英语难学吗?让我们听听育华德语班的高中生怎么说——
“德语发音方法类似中文拼音,拼读其实比英语简单。”
“很多人说德语难学,主要是因为德语语法有严谨结构。像背单词,德语单词虽然有三个词性,但拼读规则容易,只要会读,基本就能拼写出来。”
总结下来,德语学习确实存在难点,但区别于英语,也有独特学习优势。而在绿城育华德语班,这些优势被进一步放大,来看一组数据:
连续多年,育华德语班高考德语平均分120以上;
100%学生通过德语学考,外语A等率达61%;
DSD语言考试(国际德语语言水平等级考试)常年保持100%通过率。
去年11月,高三德语班已经有15名学生通过DSDⅡ级考试,提前锁定德国名校入场券。
凭借德语最高等级的Ⅱ级证书,再加上高考拿到525分以上,这15名学生无须预科学习,可以直接申请所有德国公立名校。(感兴趣的家长还可以查一下,每年浙江省高考525分能被哪些大学录取)
葛同学中考英语86分,高中进入绿城育华转学德语,此次首考拿到133分,同时还通过了DSD Ⅱ级考试。
从中考刚及格,到高考拿下外语高分,如何实现外语逆袭?葛同学给出的关键词是“日积月累”。
“初中英语学习不认真,到初三已经来不及弥补,所以想高中从头再来,学一门德语。”葛同学发现,从零开始学德语,并没有想象中困难,“课堂氛围很好,大家提问互动积极,让人沉浸式参与进去,跟着老师的节奏走。”
葛同学是班里的德语单词王,有一套单词学习技巧:“背单词既要日积月累,也要总结分类,发音近似、意思近似、归属同一个主题的词,都可以一起记,背起来比较快。”
德语班的陈同学,此次外语首考拿到了145分,同样通过了德语DSD Ⅱ级考试,而且听说读写均为C1,即接近母语者水平。
德语学习三年就有这样的水平,怎么做到的?
“口语方面,我会尽可能多说,不放过任何机会,在学校有时间就跟外教交流。外教老师帮了我很多,不仅在语言学习上,还教会我很多人生道理。”陈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DSD考试阅读文章篇幅较长,涉及多个领域,对词汇量要求大。德语高考的词汇量要求相对低一些,但语法点考得比较细致。”
攻克了语言关,这学期德语班的高三生正在全力备战高考。
育华语言特色班同样重视高考,除了德语课,国内高中课程都开齐开足,给学生的高考科目都打下扎实基础。毕竟,即便今后申请德国的大学,也要看国内的高考成绩。
日语班也是采用普通高中课程+日语课程的组合,用日语替代英语高考,后期结合日语高考课程或者日本大学升学指导课程,打造国内高考及日本本科留学双通道升学途径。
日语配音大赛精彩纷呈,展现学生的无限可能
因此,学生未来升学可以走升学双通道——既可参加国内高考,也可选择出国留学。三年后可进可退,各位爸妈是不是觉得安心多了?
杭城历史最久的德语班
90%录取至德国各类精英大学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早在2007年就开设了DSD I级课程,2021年又获批为DSD II级项目学校,授权成为德语语言证书二级考试考点,也是杭州唯一且系国内规模最大的DSD学校之一。
开办18年,绿城育华德语班培养出500多名毕业生,其中近90%录取至德国各类精英大学,包括——
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亚琛工业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维也纳大学等欧陆顶尖学府,专业覆盖机械工程、金融管理、医学、人工智能、艺术等热门学科。
以2023届为例,50余名毕业生赴德留学,45人就读于德国精英大学、TU9、U15名校:
绿城育华德语班也是被誉为“欧州的麻省理工”的亚琛工业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数学物理学科优势的学生,凭借德语B1即可被亚琛工业大学精英项目破格录取,高中毕业直升大学本科,享受学费全免外,更有大学师资团队专业指导和培养。
随着留学德国精英大学的学生不断增加,德语班已经在杭州家长当中积累了深厚的口碑。许多家长提到德国留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绿城育华的德语班。
亮眼的升学履历背后,是德语班的豪华师资阵容:中教+外教沉浸式课堂。
中教团队:中教12人,均为中外名校德语专业硕士,80%持有DSD考官证书,独创“高考德语135分+和DSDII级冲刺体系”。
德籍外教:育华德语班作为华东地区首批获中德外交部联合认证的德语特色项目,享德国海外教育司(ZfA)官方支持。德国教育部派驻专家,5年以上预科课程执教经验,精准对标各项欧州德语标准考试。
德语班课程包含了国内高考的科目、DSD德语和特色课程。
德语无疑是重中之重,每周至少有8小时德语课,还安排1节大班和2节小班的外教课,进行1对2、1对4的口语练习。而且采用小班化教学,能让每个学生都被“看见”。
不止学语言,还有思维和格局的成长。学校有丰富的德国语言文化活动,如德国文化周、交换生项目,打开国际视野;还有德语辩论、德语奥林匹克、模拟联合国、DAAD学术工坊、中德企业研学,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
中等生免学费上世界名校
高性价比让家长心动
说起德国留学,许多学生和家长又爱又怕。因为德国留学给人的印象,除了“免学费”“文凭含金量高”外,还有一个标签是“毕业难”。
德国留学是公认的宽进严出,但没传说中那么难毕业。严格来说,德国留学的难处是按时毕业。但因为稳固的德语基础,绿城育华的毕业生在德国学习普遍比较顺利,85%学生能按时毕业。
德国本科学制为6-8学期,算上预科,不少德语班毕业生能在4年左右读完德国本科,其实与国内大学本科相当。
加上现在绿城育华成为DSD II级考试考点,学生高中考出II级,就可以省去预科一年直接申请大学,更省时省力。
2023届育华德语班的叶同学,就是高中毕业直升德国名校亚琛工业大学,本科就读于电气工程专业。
叶同学的妈妈说,选绿城育华德语班,最开始是看中有高考、留学两种模式可选——既可以高考上国内大学,也能用语言证书+高考分数申请国外大学。“进可攻退可守,特别适合我们这种成绩中等的孩子,申请国外排名靠前的大学。”
再者是最现实的一个优势,德国公立大学免收学费,文凭含金量又被全球认可,特别是理工、医学、经济类,有很好口碑。
送孩子去德国读大学,叶妈妈还考虑到一点——校友资源广泛。育华毕业生遍布德国各个城市,孩子留学不会觉得孤单,作为家长也放心。“比起让孩子一个人去陌生城市,读一个陌生的大学,育华德语班就像一个温暖的家。”
为了让学生提前适应德国学习生活,学校还定制“预科直通车”,进行大学预科直录辅导、德国大学先修课学习,以及跨文化适应训练。
对于成绩不是特别拔尖的学生,德国留学有机会去更好的大学,TU9、精英大学等德国名校免费就读,德语班项目确实“很香”。
如果你家孩子对德语有兴趣
想知道孩子是否适合德语特色班
不妨来现场看一看
体验一番
▽
语言特色班更多资讯
▽
育华德语班视频号
育华日语班视频号
潮新闻记者 戴欣怡 通讯员 崔昕
编辑:戴欣怡
监制: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