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重构价值——2025年股权投资春季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4:00:00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3月31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主办、星能资产协办的“科技重构价值——2025年股权投资春季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召开。
本次论坛汇聚宏观政策领域与股权投资行业专家,大健康与科技产业的顶尖学者、资深投资人、精英企业家。大家齐聚一堂,共话宏观经济趋势、股权投资行业破局之道,以及大健康与科技产业的创新机遇。
在欢迎致辞环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动态竞争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纪珍表示,科技重构价值的关键之一是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特别是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转化。中国在建设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的过程中,需要更好发挥股权投资的作用,进一步凸显科技重构管理、产业和资本市场生态的价值。“只有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才能加速培育具有颠覆性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切实支撑国家'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战略使命。”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总编辑陈晨星指出,今年以来,DeepSeek的模型惊艳问世,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全球领跑。这些科技创新正在重构全球创投版图,让国际市场重新审视中国科技事业的新势能,并让中国的科技价值迎来全面重估。
“今天的论坛正是要凝聚这样的时代智慧,我们期待通过顶尖学者、产业领袖、投资精英的深度对话,共同探寻在技术颠覆与周期波动交织的当下,如何在坚守中突破认知的边界、如何在变局中锚定价值点、如何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构建新的投资范式。”她说。
星能资产总裁何未央表示,过去的十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经历了从模式创新到硬科技投资的范式转移,未来的价值锚点正在发生三大迁移:一是从场景红利到技术的深水区,硬技术已经成为了估值的新核心;二是从资本驱动到“科学家+企业家”的双核驱动,这也是大家今天来到这里去共同探讨这件事的本源;三是从单一赛道押注到生态级的投资。
“所以,我们现在正站在一个临界点,科技不仅是投资标的,已经成为重新定义价值的核心。”她说,“在今天的论坛上,期待能够与各位学界泰斗、产业领袖碰撞思想。让今天的讨论不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沉淀为推动中国科技投资的实践指南,这也是星能资产的使命。”
大咖研判宏观经济方向与创投发展趋势
在当今全球政经变局之下,宏观研判是投资决策的基石。在主题演讲环节,全国政协提案委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带来“宏观经济分析与趋势研判”的权威解读。
他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同时也面临不小下行压力。特别是,宏观数据与企业、消费者微观感受之间,还存在一定的温差,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巩固。
当前制约经济稳定回升的因素,既有有效需求不足和市场波动性问题,更有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和外部环境冲击等深层原因。需要更大力度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相结合,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随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院长肖星以专业视角剖析“创投行业的现状、挑战与破局”。她指出,十四五期间,虽然创投行业总体处于调整与出清状态,但市场集中度并未有明显提高,中小机构仍然偏多,行业整体呈现“小、散、弱”特点。展望未来,市场资源将进一步向优势机构集中,很多表现优良的投资机构都面临巨大压力。同时,国资机构的影响力正不断增强。
面对创投行业的诸多挑战,肖星认为,创投机构的破局之道将主要在两方面。第一,机构要增强研究能力,并且带动投后管理能力的增强,从而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第二,创投行业是靠人的认知来挣钱的行业,所以人才队伍的建设也至关重要。
疆亘资本总裁胡仲江以“智启新元·向新而行”为主题进行演讲,他表示,从去年9月底以来,资本市场和投资人的信心逐渐增强。尤其是春节前后,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正式进入中国、宇树机器人的火爆出圈、Deepseek的横空出世、国资发展改革委成立低空经济司等热点事件,让投资人愈加增强在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AI、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投资信心。
随后,胡仲江分享了对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AI+行业的投资逻辑思考。比如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胡仲江认为,行业的商业化将先在B端的一些特定工业领域实现,由人形机器人替代人做一部分的工作,团队倾向于投资找到商业化场景的机器人企业。目前,疆亘资本正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科技领域,及生物医药领域进行深度投资布局。
业界洞察大健康与科技产业创新机遇
下午,多场圆桌对话和主题演讲,将本次论坛再度推向高潮。
在“大健康产业创新越过山丘”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在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市场总监黄玥的主持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工业设计系教授赵超,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团队负责人邱东晓,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DRG质控中心专家、北京市DRG项目办公室费用研究组副组长张乐辉,元思生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骁,北京阳光万康医疗集团董事长顾军军、芯能创投合伙人华捷等多位嘉宾,围绕大健康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产学研医协同、技术创新趋势、投资逻辑等话题开展热烈讨论。
随后,见朴基金合伙人胡建谅带来“DeepSeek加速迈向通用AI时代”的主题演讲,他谈到DeepSeek在春节期间爆火的原因、DeepSeek对AI产业链的重塑意义,并对AI未来的机会与趋势进行判断。
胡建谅指出,在AI产业链上游,将重点关注芯片、能源方面的投资机会。在产业链下游,将重点关注能够在终端应用场景落地的企业。在具身智能领域,大模型的革命性突破,让机器人的大脑能够实现任务级编程,开始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但大脑与机器人小脑(运动控制算法+控制系统)、本体相互融合成为亟待突破的瓶颈。
在“科技行业迎来DeepSeek时刻”的圆桌对话环节,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系主任卫强的主持下,银河航天战略合作总经理初肖洁,灵宝CASBOT联合创始人兼COO张淼,优必选副总裁、战略投资总顾问侯宗放,一脉阳光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李飞宇,鱼跃医疗副总经理、战略与MKT部总监郑洪喆,芯能创投管理合伙人裴婉辰等多位嘉宾,共同探讨DeepSeek对科技行业带来的影响与投资机遇、AI技术在人形机器人、医疗健康等领域应用,以及对AI幻觉带来行业挑战的应对。
医疗健康学堂项目精彩宣介,人工智能研报项目重磅起航
在论坛期间,还举行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医疗健康产业创新企业家学堂”项目宣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医疗健康产业创新企业家学堂项目主任李会介绍称,在老龄化加剧与技术革命交织的今天,医疗健康产业正在临床需求驱动创新与产业价值重构的历史交汇点。
“医疗健康产业创新企业家学堂”项目致力于培养,既懂临床需求又具产业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医院的前沿成果与企业研发的深度对接,加速技术落地,解决医疗市场最后一公里难题。通过临床医学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创新机遇,通过医疗技术与产品研发促进医院管理服务升级,最终实现医疗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开题仪式环节,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总编辑陈晨星与星能资产总裁何未央携手登台,重磅开启了《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投资研究报告》的研究序幕。21世纪创投研究院与星能资产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探索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与产业投资趋势,为市场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
论坛最后在自由交流中圆满收官,这场汇聚智慧、凝聚共识的思想盛宴正式落下帷幕。与会者纷纷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本次论坛不仅为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也为未来行业创新发展与投资布局带来清晰的“行动指南”。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