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特色产业成为富民产业|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8:44:00    

在黔东南州岑巩县苗落村,一片片整齐的茶园沿着山势蜿蜒而上,采茶农人腰间的竹篓里,翠绿的茶芽折射着致富的希望;在剑河县南寨镇柳寨村,村民们正抢抓农时,种植中药材威灵仙,通过“企业+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当地不仅实现了技术标准化、销售订单化,更让小小中药材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良方”。

在岑巩县天马镇苗落村,茶农们正在采茶。

在安顺,聚焦关岭牛产业“建、养、管、销”环节,打造关岭牛产业升级版,2024年,全市肉牛存栏38.83万头,肉牛出栏13.07万头,肉牛综合产值41.41亿元,示范带动4.93万农户发展肉牛养殖,促进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黔西市洪水镇附廓社区,村民收获中药材丹参。史开心 摄

2024年,贵州一产增加值增长3.8%、农民人均收入增长7%,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超4100万亩、产量超1100万吨,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辣椒、刺梨、李子等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

一个特色产业带动一方群众增收的景象,正在贵州88个县(市、区)次第绽放。从黔北辣椒红遍全国到刺梨饮品走向世界,从“跑山猪”跑出产业链到“数字农场”赋能传统农业,贵州特色产业正以创新姿态挑起联农带农的“金扁担”,真正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钺洁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