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最美高原奋斗者】一条特别的情感纽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09:54:00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程宦宁

在人类的生活中,家人,是温暖的港湾,是爱与关怀的源泉。然而,如果我们把视角放进大自然中,会发现“家人”的概念并不局限于此,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特别的情感纽带,例如生态管护员,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在大自然中“家人”的含义。

四月,来到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的昂赛大峡谷内,这里冰雪逐渐消融,涓涓细流汇聚成奔腾的江水,同时也奏响了春天的序曲,唤醒了沉睡一冬的大地与生灵。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家园,也是生态管护员挥洒热血与汗水的“战场”。他们常年与青山为伴,每天穿梭在林区间,用心守护澜沧江畔的草木与生灵。

4月13日一早,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的生态管护员更尕,如往常一样,背上干粮和相机,戴上印有“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巡查”字样的红色袖章,开启一天的巡护工作。

更尕独自一人在枯黄的草原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巡护工作虽然艰苦,但更尕的眼中却充满了坚定。他说:“我热爱这片土地,更热爱这里的野生动物,守护好它们是我的责任。”

从2016年更尕端上了生态“饭碗”以后,他的生活便与生态保护紧紧交织在一起。

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席卷了杂多县,扎青乡和昂赛乡受灾尤为严重。更尕回忆说:“当时,积雪非常厚,基本上可以没过小腿了。”面对如此情况,更尕心中最担心的不是自家的牲畜,而是大山里的野生动物没有食物,会不会饿死。

更尕心急如焚,他迅速召集起一群和他想法一样的朋友,毅然决然地奔赴雪山,为动物送去救命的粮草。

送粮的道路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他们需要翻过一座又一座雪山,越过冰冷刺骨的河流。遇到河水湍急时,大家只能挽起裤边,脱掉鞋子,踏入那寒彻骨髓的河水中。冰冷的河水如刀割般刺痛着每个人的双腿,但没有一个人选择退缩。

更尕带领着大家,一趟又一趟地往山上搬运粮食。长时间的高强度劳作,让许多人身体到达了极限,出现头晕目眩、两腿发抖甚至晕倒的状况。但更尕咬着牙坚持着,鼓励大家:“我们多送一点粮食,就可以多救一个动物。”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许多野生动物得以在这场雪灾中存活下来。

更尕对野生动物的关爱,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2020年11月29日,一只南迁的黑颈鹤在穿越昂赛大峡谷时,遭到金雕攻击,翅膀被戳破,无法起飞。更尕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小心翼翼地将黑颈鹤放进车里带回家。回家后,他又急忙请来兽医为黑颈鹤检查治疗,随后的三个月里,更尕承担起了照顾黑颈鹤的重任。

为了让黑颈鹤吃得有营养,更尕不惜多次跑到县城购买鱼虾。每天清晨,他都会早早起床,用干净的水拌好饲料,准备好黑颈鹤一天的食物,才放心出门巡护。晚上回家,他顾不上休息,先去看望黑颈鹤,观察它的健康情况。

在更尕的悉心照料下,黑颈鹤的伤势逐渐好转,精神也越来越好。三个月后,黑颈鹤的翅膀完全恢复,更尕带着它来到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着它振翅高飞,回归自然,更尕的心中满是不舍,但更多的是欣慰。

2021年11月,一只雪豹因身体问题被发现一直躺在一处。更尕和同伴迅速展开救助,将雪豹带回救助站。然而,这只雪豹年事已高,牙齿都已脱落,救助站难以提供更专业的治疗。为了让雪豹能安度晚年,更尕多方联系,最终将它送到北京动物园,给它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2022年1月12日,一只雄鹰因左边翅膀受伤无法飞翔,更尕又一次伸出援手,在家中精心照看了一个月,用肉食悉心喂养,直到雄鹰康复,重新翱翔蓝天……

这些救助的经历,让更尕与野生动物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如今,在更尕的带动下,昂赛乡的许多生态管护员都将野生动物视为朋友,将生态保护当作自己的使命。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

更尕说:“看到身边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编辑:韩丽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