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发展成语经济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4:27:00【来源:河北日报】
“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
发展成语经济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4月6日,夜幕降临,记者走进邯郸市新打造的成语一条街——光明大街,一盏盏成语灯箱次第亮起,仿佛漫步在璀璨的“成语星河”。
围魏救赵、黄粱一梦、毛遂自荐……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邯郸,1584条成语与这里有关。
成语,记录了邯郸光辉灿烂的历史,成为底蕴厚重的文化名片。近年来,邯郸深度挖掘这一独特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成语经济,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把成语IP全方位融入城市建设,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场景,营造让人耳目一新的文旅亮点和消费热点。”邯郸市城市管理提升攻坚行动专班负责人李玉昆说,该市坚持全方位植入、全要素融合、全链条开发、全场景打造,以成语为城市添彩,仅在5.6公里的光明大街上,就设有108个成语灯箱、150个带有浮雕成语图案的井盖。
如何释放成语对游客的吸引力?记者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看到,以古城墙为背景,每到夜晚,这里轮番上演“围魏救赵”“黄粱一梦”等成语主题灯光秀。大批游客聚集于此,在光影交错中,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据介绍,今年春节假期,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日均接待游客达25万人次。
在这里,记者遇到了来自河南安阳市的游客刘占昆。他告诉记者,漫步在邯郸街头,各种以成语为主题的雕塑、石刻、书法、牌匾等随处可见。搭乘公交车,车厢里还布置有成语挂件,播放着成语快板。“成语的大量融入,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给了我在其他城市没有过的差异化体验。”刘占昆说。
成语不仅改变城市面貌,还直接变身为文创产品,激发游客的消费潜力。在位于光明大街的成语之都·文创旗舰店里,记者看到很多游客抢购一款冰箱贴。它由四块金属拼图组成,乳白色的基底上雕刻着100多个字体各异的成语,拼合后是一幅完整的邯郸地图。店铺负责人戎誉告诉记者,虽然价格不低,但这款冰箱贴首批上架了1000多块,仅用3天时间就售罄。
“为方便游客把成语带回家,我们将其融入到众多精美实用小物件儿的设计之中,比如文具、水杯、邮票、丝绸书等,目前已开发出8大系列76个种类1.4万余件产品。”戎誉说。2024年下半年,邯郸成语文创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00%,成为文旅消费的新亮点。
“成语+”还能玩出哪些新花样?
在光明大街上的“邯宝坊”,“款曲周至曲周县”“传经送宝经开区”……邯郸20个县(市、区)特色农产品店沿街排开,以成语命名的店名让人目不暇接。邱县牛肉、大名香油、鸡泽辣椒酱等土特产配上古色古香的成语包装礼盒,瞬间变成走亲访友的“潮品”。逛累了,再走进咖啡店,来一杯呈现“邯郸学步”“胡服骑射”等成语元素的拉花咖啡,味觉、视觉上都是享受。“近年来,邯郸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并举,把成语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将成语文化融入城市发展。”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春红说,下一步,邯郸将把成语展示、研究、挖掘与文旅、制造业、农业等产业发展相结合,让成语进一步赋能城市发展。
河北日报记者 卢旭东 刘剑英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